第267節(第2/3 頁)
從李大令手中抽調三名熟悉路況的衙役,並請兩名土官幫忙,送楊鐸等人沿大軍前進的方向追去。
“大軍有訊,多邦城已克。”
都指揮蔡福運送傷兵和戰利品的隊伍仍在路上,報訊的哨騎先一步抵達廣西。李縣令聞聽訊息,立刻趕往孟清和處,恰好朱能被請來商量籌集軍糧一事,見到風風火火趕來的李慶青,孟清和雙眼瞬進一亮。
李氏一族能紮根於此,同周邊藩國相處“融洽”,與鄰近土官同樣結下深厚友誼,且對大軍征討安南的路線和情報工作多有幫助,定然對占城,暹羅,寮國等番邦也不陌生。如此,想要成事,少不得請他幫忙。
時間緊迫,孟清和沒心思多繞彎子,同李縣令問好之後,立刻丟擲一個炸雷。
“本官聽聞,李大令同行走於番邦的商人頗有交情,可是實情?”
商人出入國境,路引盤查十分嚴格,如果沒有李家這樣的大族庇佑,沿途的土官和關卡就夠他們喝上一壺,再慘點,血本無歸,把命丟掉都有可能。
自錦衣衛帶來天子手諭,李慶青對孟清和已是心服口服。
能將“私活”過了明路,還得到天子許諾“可便宜行事”,不是尋常人能夠做到,完全可以證明興寧伯皇寵之深。
朝中有人好辦事。
作為憑祥土豪,一縣之令,李慶青十分想同孟清和做朋友。
孟清和無時無刻不在想方設法抱住天子大腿,絲毫沒有察覺到,在地方官員眼中,他的金字招牌已是閃閃發亮,榮登可抱大腿前十名。
如李縣令這般土豪,自然首當其衝。摯交不敢奢望,酒肉朋友就很不錯。
興寧伯到憑祥幾月,思明府上下都跟著發財。李氏族長同當地有勢力的土官豪族無不感嘆,比起興寧伯,自己當真是白長了一對招子。整日對著金山,從沒想過挖一鏟子。
四處可見的林木也能賺大錢,拎著斧子到鄰居家砍幾下就能換回鹽巴和銅錢,完全是天上掉餡餅,直接砸腦門上,抹了一臉的油。
本以為是私下裡發財,做一票大的就算完。不料興寧伯本領通天,將此事奏到天子面前,收購的木材價值再翻倍,上等木料還將直接運送到北京,充營造宮殿之用。
老天!
確定訊息屬實,參與此事的豪族土官都是倍感榮幸。有不少年富力強的土官,扛起斧子,帶著兒子,親自跑到安南的地界砍樹伐木。
下斧子之前,務必要請有經驗的老人觀測一下樹齡和樹貌,說不準,自己砍的這棵樹就能用到皇城的哪座宮室。可以同族人炫耀不說,記錄下來傳給子孫,也是家族的資本。
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商人終於坐不住了。
之前,這事是興寧伯同憑祥縣令的私人行為,雖有成國公的支援,終究不是百分百安全。而今錦衣衛駕臨,傳達天子手諭,興寧伯無過有功,這筆生意定然是穩賺不賠,不趁早行動,黃花菜都涼了。
興寧伯太高大上,輕易搭不上關係。
李大令是憑祥本地土豪,託一託關係,走走門路,拉拉交情,毫無壓力。
一時之間,李家賓客盈門,李慶青幾次被熱情的商人堵在門裡。
明朝商人還算好,番邦行商不識禮儀,連送禮都送出不少笑話。
架不住族長要求,李慶青只能到孟清和處探探口風。不保證人人吃肉,給兩碗湯,幾根帶點肉的骨頭,也是一筆小財,多少能還了人情。
不曾想,沒等他開口,孟清和先扔出一個驚雷。
成國公坐在一旁,笑得高深莫測,很有成竹在胸,老子什麼都清楚,你小子要倒血黴的感覺。
穩定了一下心神,李縣令小心問了一句,“興寧伯此言,下官不甚明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