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節(第2/3 頁)
有同犯者,絕不輕饒。
藩王宗室紛紛上表,表示絕對以齊王為戒,遵紀守法,嚴正己身。
蜀王更是三次上表,一再表示,願將王府三護衛歸入附近邊衛,只留五百校尉護衛王府安全即可。
“臣愧感天恩,不勝惶恐。”
蜀王的表現令朱棣十分滿意,征討安南還需要他出力,並沒有削減蜀王護衛,反而多加撫卹,發下的金銀綺羅紗帛,同周王一般無二。
蜀王愈加惶恐,再次上表,朱棣再三撫諭,才沒直接跑到京師請罪。
有蜀王開了先例,其他藩王,但凡是聰明的,都有樣學樣。
朱棣沒有明旨削藩,藩王卻主動開始削減手中的武裝力量,誠懇表示,削減護衛是出於自願,請天子務必許可。
安王是朱棣的異母兄弟,娶的王妃是徐皇后的妹妹,關係又進一層。主動削減護衛之餘,另上表,請朝廷收回藩地的稅收權。
“臣愚鈍,無領兵之才,輔政之能,僅此,以報陛下親親之情。”
自今日起,他不收稅了,改領國家工資。天子給多少,他就用多少,勤勞樸素,艱苦為本!
朱棣表揚了安王,只將鹽鐵收歸國有,餘下仍歸安王府掌管。私下裡派錦衣衛給安王遞話,朝廷的船隊不日歸來,船上的貨物,朕分兄弟一船。下次再出航,朕許給兄弟三條船。
安王給了朱棣面子,朱棣自然要投桃報李,給兄弟好處。
雖說錦衣衛是私下裡活動,卻也沒刻意遮掩訊息。得知安王交回部分稅收權,便得了這麼大的好處,一些分封在貧瘠之地,窮山惡水的藩王宗室,紛紛上表奏請願效安王行事。
朝廷不廢吹灰之力,便逐步將權力收攏。此種局面,恐怕削藩削到丟了皇位的建文帝做夢都想不到。
歸根結底,不過是一個誤闖歷史的小人物,撬動了方磚一角,繼而有更多有識之士,發現將方磚挪動一個位置,地基會更加牢固。
參與進來的人越來越多,王朝的基石愈發堅固,良性迴圈之下,一些被視為死結的難題也迎刃而解。
最先得益的,是天子和朝臣。
最終得益的,卻是整個國家。
永樂四年七月戊子朔,天子祭太廟。
還御奉天殿,遣使祭告嶽鎮海瀆之神,曰安南城臣黎季犛及子倉戮殺國主,殲夷其宗,篡—權奪國,改名易姓,譖位稱王。又縱兵侵略臨封,劫掠上國邊土,累諭不聽,悖逆妄為。既有陳氏之孫天平被其迫逐,歸命朝廷,逆賊包藏禍心,假稱迎其歸國,狡道設伏,以兵殺之。又害使臣,欺朝命,罪大不容赦免!
黎氏外負上國,內欺國人,嚴刑酷法,橫徵暴斂,致民怨沸騰,天地鬼神所不容!
朕恭天之命,統御萬方,不敢不正。特遣諸將率師吊伐,以救民於水火,立天地之正道!
祭文以朝廷詔令頒發全國。
朱棣的意思很明白,安南犯了天威,十惡不赦,他將派遣將領,率領大軍,以正義之名征伐逆賊。
簡單一句話,代表太陽消滅你!
密切關注明朝動向占城國王和祿州等地的土官,無不歡欣鼓舞。
占城國王派遣使臣,希望能同明朝軍隊一起攻打安南,報昔日之仇。
思明府內的土官紛紛向朝廷表示,願意出人出糧,跟隨朝廷大軍出征。曾經被胡氏派兵搶走了人口和村寨的刀猛等土官更加積極,以刀割臂,誓言報仇。
相比之下,得知訊息的安南胡氏徹底懵了。
據可靠訊息,此次明朝出兵,數量至少三十萬,加上主動加入的僱傭兵和國際縱隊,可以相見,大軍壓境之時,即是安南國破之日!
求和?
胡一元父子相對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