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第3/3 頁)
的確有,但不是燕軍出現了內訌,而是之前的薊州鎮撫曾浚與徐忠所部的遭遇戰,以曾浚被徐忠咔嚓告終。
河北有隊伍要投靠李景隆?
也有。曾鎮撫的鐵桿,河北指揮張倫的確是一顆紅心向南京,只可惜被沈瑄帶兵給追上,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滿腔的報國熱情註定付諸東流。
孟清和故意將話說得顛三倒四,間或嚎上幾嗓子,讓李景隆自己在他的話中去探索,發現“真相”。
向燕王獻策時,孟清和已經表明,不一定要告訴李景隆燕王的哪塊根據地防守空虛,刻意而為反倒落了下乘。只需要讓李景隆動心,認為此時派兵進入燕王的地盤,有極大可能撈到好處佔到便宜就足夠了。
北地酷寒,南軍肯定不習慣北方的天氣。進入十二月,連日大雪,常駐塞外的邊軍都有些扛不住。若能引李景隆派兵前來,根本用不著正面對戰,只需要堵住他們撤退的道路,或用疑兵誘使大軍迷路,領著他們在雪地中繞圈子,惡劣的天氣足以成為南軍的催命符,讓他們有來無回。
燕王再適時伸出援手,感念救命之恩計程車兵必定不少。
若有在鄭村壩投靠燕王的陳都督現身說法,更可事半功倍。
比起讓他們來送死的主帥,燕王多仁義!必須投靠燕王一起靖難!
此計算得上是陽謀,落在智謀之士眼中很是粗陋,只配稱作兒戲,用於對付李景隆卻偏偏會很有效。
如果此時練兵德州的是徐輝祖,燕王絕對不會採納孟清和的計策,還會斥責他“胡鬧”。
換成是李景隆,朱棣直接拍板透過,還大力稱讚孟十二郎“人才啊!”
可見,美人需要對比,天才和草包也是一樣。
孟清和哭得投入,最後是被攙扶著離開大帳。當然,也或許是因為跪了太久,血脈不通。
之後,李景隆又召見了孟清江和其他幾名燕軍,眾人的說辭各不相同,僅有少數幾點能對得上,反而更顯得可信。
眾口一詞才使人懷疑。
楊鐸沒有露面,一直留在帳篷裡。紀綱縮在帳篷一角,小心翼翼的看著楊同知手中把玩的匕首,刀光閃過,不是一般的鋒利。
紀綱很緊張,偶爾會出現面部神經失調的狀況,任誰在生命飽受威脅時都會這樣。
楊鐸掃了他一眼,笑了,分外的英俊,“不用擔心,現在你很安全。”
現在很安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