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節(第2/3 頁)
待船隊駛出海港,破浪遠行,威武的鄭公公終於臉色一變,猛的撲向了船舷。
同他一樣的,還有作為副使的王景弘。
吐完了,鄭和坐到甲板上,漱口之後,取出瓷瓶,倒了一粒丸藥送進嘴裡,沖鼻的苦味,總算是緩解了胃裡的翻江倒海。
只為了這瓶藥,到太醫院走上一遭,也算是值了!
王景弘眼巴巴瞅著,出於同僚情誼,鄭公公友情贈送兩粒,再多就沒有了。
吃過藥,緩解了暈船症狀,王景弘剛要道謝,卻見鄭和捏著眼角,眺望大海,迎風流淚,心中不免詫異。
“鄭公公這是為何?”
“咱家想起贈藥的趙院判,故而流淚。”
“是為感激?”
“自然。”
王景弘:“……”
既是感激,這幅一邊流眼淚,一邊咬牙切齒的樣子是為哪般?
第一百四十三章 鄭和下東洋二
鄭和的船隊浩浩蕩蕩開往日本,航行期間,遇有形跡可疑的尖頭快船,立刻舉起喇叭,發出警告。
中心內容一句話,停船,檢查!
船隊中備有多名翻譯人員,官話,方言講不通,日本語,安南語,暹羅語等輪番上陣。總有一種語言可以溝通。
不停船,直接跑,後果很嚴重。
喇叭一收,直接開炮轟。
所謂先禮後兵,不聽勸,怪不得別人。
自洪武帝頒佈禁海令,沿海各省,除軍衛舟師,民間片板不許下海。
從建文朝至永樂朝,朝廷再發嚴令,民間所用尖頭船俱改為平頭。
到永樂初年,在大明海域出沒的尖頭船隻,除了明軍舟師和各國朝貢的船隊,就只剩下倭寇海賊。
鄭和船隊遇上的,正是四月間寇襲穿山的的倭賊。
自從洪武末年,這夥倭寇便多次襲擊福建,浙江等地,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明軍多次圍剿,始終無法全殲,隔些時日仍會捲土重來,且多趁衛軍不備,尋機上岸劫掠,十分的狡猾難纏。
財物,糧食,牲畜,乃至於人口,都是搶劫的目標。得手之後,立刻潛逃入海,衛所舟師得到訊息,倭寇早已逃入茫茫大海,不見蹤跡。
幾次三番偷襲得手,全身而退,很容易得出結論,岸上有這貨倭寇的內應。
錢倉所指揮上疏,請朝廷准許衛軍搜捕倭寇內應。
經過一番廷議,此議未能透過。
反對的人理由很充分,未得實據,大肆搜捕,實為擾民。
上疏的指揮氣得咬牙,卻毫無辦法。因為這封奏疏,他又被巡按御史盯上了,輕易動彈不得。可以相見,明察沒透過,暗訪也註定行不通。一旦下令,彈劾他的奏疏馬上會送往南京。
一定違令調兵的大帽子扣下來,官也就當到頭了。
此消彼長,沿海衛所官軍被捆住了手腳,只能被動的等倭寇上岸,倭寇卻是藉助內應,屢次得手,氣焰愈發囂張。幾股倭賊同海寇進行了聯合,勢力不斷膨脹,對福建沿海和浙江寧波等地造成了不小的威脅。
鄭和船隊下東洋,首站選在日本,一個重要原因,就為解決倭寇的的問題。
永樂帝的字典裡,壓根沒有吃虧這兩個字。
誰敢讓他一時不自在,他就要誰一輩子不自在。
誰敢到他地盤上挑釁,他就要誰好看!
敢到老子的地盤上搶劫?直接抄你老窩,燒你房子!
北元他都收拾了,還收拾不了一下小小的島國?
朱棣下定決心要收拾誰,註定不會雷聲大雨點小,高舉輕放。拳頭砸下來,絕對一下見血。況且,對於在他登基之後,始終沒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