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節(第1/4 頁)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孟清和尚不知道自己被陳瑛盯上,很快將遇上大麻煩,仍在大寧城中忙著屯田軍務,抵達南京的朱高煦和朱高燧已先他一步掃到了颱風尾。
陳瑛在洪武年間以人才貢入太學,好辯,有才名,被擢升御史,後出任山東按察使,期間同燕王府搭上關係,獲得了朱棣的賞識。建文帝登基,湯宗告發陳瑛受燕王金錢,參與了朱棣的造反活動。秉持著寧可抓錯不可放過的原則,朱允炆大筆一揮,陳瑛被下放廣西勞動改造。
永樂帝登基,為在朝中佈局,特地將陳瑛從廣西召回,升其為都察院左副都御使。
為了讓南京的文臣武將徹底認識到,龍椅上坐著的皇帝不同了,時代也不一樣了,朱棣需要陳瑛這樣的人來打破僵局。
陳瑛沒有讓朱棣失望。
做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在他身上得到最切實的體現。
都察院是言官衙門,左副都御使是衙門的二把手,作為言官的表率,自然要盡職盡責,有罪名要參,沒有罪名羅織罪名也要參。
被陳瑛點名的文臣武將,滿打滿算,遍佈了大半個朝堂。除了朱能等少數朱棣鐵桿,自七品文官到一品武侯,從建文舊臣到靖難功臣,幾乎沒有陳瑛不敢參的。
不久前自殺的歷城侯盛庸就是被陳瑛活活逼死的。曹國公李景隆也被陳瑛炮轟過,無奈李景隆抗打擊能力太強,又有作古的李文忠做靠山,陳瑛想參倒他可不是那麼容易。
陳瑛是朱棣手裡的刀,朱棣用刀砍人從不留情。但是,陳瑛這把刀似乎太鋒利了點,有的時候還喜歡自作主張,不聽指揮,難免讓握刀的人感到不順手。一旦找到能夠替代陳瑛的人,不出意外,陳都憲的下場不會比被他拉下馬的官員好多少。
在盛庸的事情上,朱棣就皺過一次眉頭。不是因為盛庸的死,而是陳瑛的自作主張。
這一次,陳瑛遞上的彈劾奏疏又讓朱棣皺眉了。
以孟清和同左班文臣的關係,被言官參上幾本不奇怪。
之前,通政使司送來相關奏疏,朱棣大多是壓下不批,拖上幾日也就不了了之。
不只是孟清和,大部分言官的奏疏,永樂帝都是如此處理。
彈劾諷諫是言官的本職工作,朱棣不想過於打擊言官們的工作積極性。但陳瑛顯然不在此列。朱棣把陳瑛的奏疏駁回去,第二天,同樣的奏疏仍會擺上御案。
朱棣不是沒敲打過陳瑛,作為天子手中的刀,太自以為是無疑是自尋死路。陳瑛收斂了一段時間,在朱棣以為他終於明白自身的定位時,卻突然上了這樣一封奏疏。
翻開奏疏,從頭看到尾,朱棣的臉色愈發難看。
依奏疏上所寫,陳瑛根本是想將孟清和置諸死地!
截留野人女真供奉馬匹藥材,是為大不敬;
於大寧鎮守期間擅造軍械,招攬民心,有不臣之意;
私結皇子,通訊密謀,心有不軌;
同北京留守行後軍都督府都督沈瑄過從甚密,有私授金錢之嫌;
無軍令調動邊軍出塞,論罪當殺;
違太祖成法,許民以小秤交易,私定鹽引納糧之數,許工匠以利,以大寧雜造局為私用,中飽私囊,論罪當剝皮充草!
陳瑛還指出,孟清和欺壓族親,不念親情,驅逐堂兄一家,欺上以忠義仁孝之名,人品相當大的問題。盛傳其好龍陽,至今未成家立室,可見其私德不修,難為股肱之臣。
“臣觀此人,心胸狹隘,擅於陰策,有小人佞臣之相。且私交皇子,對陛下有不臣之嫌。再觀其行,實為唐時楊李,宋時高秦,定為奸邪之輩無疑。臣叩請陛下察其言行,斷其重罪,以正朝堂正氣!”
洋洋灑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