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第4/5 頁)
京中有俚語,言稱“城南韋杜,去天尺五”,極言韋杜二家之興盛。
李源選擇的這位王妃出身京兆韋氏鄖公房,在族中行十二,稱十二孃,和開元二年在貶所去世的郇國公韋安石有著較近的親緣關係,不過只看現狀的話,他們這一脈的現狀顯然不太好,也就是說,李源選擇的這位王妃,出身是夠格的,但是能支援他的力量其實沒有多少。
李源這麼選擇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關中地區,關隴貴族以及門閥的力量肯定不弱,他要向世家門閥示好,也得選擇好方向,是選擇名氣最大的五姓七望,還是選擇關中這一帶的地頭蛇,答案已經不言自明瞭。
開元十八年,李源元服。
對於李源來說,元服既重要又不重要,事實上,李隆基對自己的一眾子嗣防備得太過嚴密了,即使皇子們都在慢慢長成,也都顯露出了各個方面的才能,李隆基依然沒有讓他們入朝參政的打算,十王宅這個坊區與其說是皇子們的聚居區,倒不如說是他們的囚困他們的牢獄。
正是這一年,奚、契丹等進犯大唐東北邊境。
因為忠王李浚領朔方節度使,所以在名義上,他是需要為君分憂的。
但是在這些由諸王遙領節度使的地方,節度副使才是真正的掌權人,諸王只是有個好聽的名號罷了。
所以在天子下達“以忠王浚為河北道元帥,信安王禕為副帥,御史大夫李朝隱、京兆尹裴伷先等八總管討伐契丹等兵”的旨意的時候,沒人覺得意外。
雖然名義上是忠王李浚這個皇子領軍,但是實際上,真正做主帥的人是如今宗室中的名將信安郡王李禕——這位是吳王李恪之孫,在血緣上,和當今天子已經有一定的間隔了——忠王只不過是被分配去分潤功勞罷了。
而這種預設的配置,卻被將將元服的夏王李源,一封奏疏給破壞了。
李源上密摺於天子,請求隨軍出征。
作者有話要說: 感覺自己已經是一條鹹魚了qaq最近沒靈感,so sad
第150章 引導
李源的密摺一上, 天子還沒發話呢,他的母親武惠妃就忍不住了。
對於武惠妃來說, 李源是她諸子中最受看重的一個,也最為聰慧,在朝臣中的口碑也最好, 雖然做過一些下她面子的事, 但是武惠妃知道,這都是這個孩子在為未來做準備。
她膝下如今有四子三女,女兒們受她薰陶較多,況且大唐的公主歷來在外面就有飛揚跋扈之名, 少有不熱衷於參與朝政的,但是兒子方面,就有所不如了。
安王李敏和壽王李清幼時因為身體原因寄養在宮外,想來以天子的那兩位兄弟的謹小慎微, 也不會教他們謀奪皇位的東西,對他們的野心更是儘可能地打消。
幼子盛王李沐年紀實在是太小了,他排行二十一,前頭的兄長無數,而且還有三個同母兄長,機會微乎其微。
正是因為後頭的這幾個兒子都沒有成為太子的野望,或者說他們的覺悟還不夠, 相比之下,夏王李源掩藏在表面下的打算就顯得難能可貴了。
武惠妃支援李源,但是並不代表她願意看著李源去做在她看來一點保障都沒有的事情。
李隆基防備近支親族, 尤其是兄弟和子嗣,兵權顯然是很棘手的東西,對於李源來說,貿然提出這個建議,不一定能得到好處,還可能惹來一身腥。
但是不試試又怎麼能知道呢?
李源既然敢提出這個建議來,那自然就已經做好了準備,數年前,李淵上了李隆基的身,可不僅僅是扮演了一會兒現任天子那麼簡單,對於李隆基私底下的不為人知的一些佈置,他們也是清楚的。
更何況,李源是李隆基的愛子,這就意味著他有更多和李隆基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