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第2/4 頁)
末以來第三次黨錮之禍的浮華案,牽連甚廣,許多後來魏晉時期的重臣都牽涉其中,目的就是為了尊崇儒學、經學,鞏固王權。
但是曹叡也是需要人手的,雖然現在的許多老臣還正當盛年,但也有一些已經撐不住了,未來遲早是年輕人的天下,曹叡要是一竿子全打死,曹魏的未來估計也完了。
最重要的是,目前牽涉在浮華案之中,被“罷退”的人員,有許多都是朝中重臣的子嗣,三豫的成員更是曹叡身邊最為親近的幾個心腹的孩子。
可以說,曹叡浮華案最初的目的是殺雞儆猴,但是這場風暴卻牽扯到了現在朝中的許多公卿,那些曹叡眼裡要被“殺”的雞,現在看來,分量也不比“牛”輕啊!
作者有話要說: 浮華案中被牽連的一群人未來有很多都是牛逼的大人物,很多人在明帝曹叡時期被壓抑了那麼久,心理或多或少都出了問題啊!典型代表就是我晉景皇帝阿師同學!
看司馬家,看仲達的表現,不算後來司馬炎代魏的情況,仲達雖然很有權臣風範,但是也是一代兢兢業業的好大臣啊!然後仲達換阿師……
司馬家有意識地開始蠶食曹魏的權力,行當年王莽、阿瞞的代立之舉,應該是阿師先開始的吧!
當年玩得那麼好的好基友夏侯玄說宰就宰了,暗地裡還蓄養死士,只比弟弟阿昭大了幾歲、卻在高平陵之變之前那麼重要的時刻睡得那麼淡定,再聯絡一下當年被明帝浮華案一抓把柄一個準的青蔥歲月,阿師的心理發展以及其中的問題很值得討論啊!
第107章 案後
太和四年二月, 魏明以浮華罷諸士, 帝亦預其中。
魏明詔曰:“玄、誕之輩, 固聲名大盛, 然不務道本。名聲盛, 則慕之者眾, 於國之害愈重。其為害者,雖不顯於明, 諸卿需警之。”
盡黜其官, 唯帝左遷羽林監。
帝受旨, 嘆曰:“昔者漢武‘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天下乃大治。陛下崇道務本,聖明之相也。然臣與浮華諸士交遊甚密, 陛下獨為臣開恩,何以平天下士人悠悠之口?況臣與浮華之士倚為知己, 與夏侯太初有伯牙子期之交,諸人盡退,吾何以為官?又觸陛下罷退之旨, 實難留職也!”
未幾, 辭官歸河內溫縣隱居。
——《晉書·景帝本紀》
司馬師作為浮華案裡唯一一個倖免的人, 絲毫不覺得有什麼高興。
和其他人比起來,他沒有被罷官,只是左遷,已經是很好的情況了, 但是司馬師知道,這樣的情況,反而更加危險。
被罷退的浮華諸士都是魏晉未來的許多名臣,縱然在歷史上,司馬集團正式和曹爽、夏侯玄派系撕破臉皮以後,有許多的浮華派——包括何晏、夏侯玄在內——都倒了大黴,不少人都落得個身死的下場,但是還有更多的人是被司馬派系繼續任用乃至於一直延續到了晉朝的。
浮華案被拿出來做典型代表的只有四聰八達三豫這十五個人——何晏同學他的名氣雖然是最大的,但是他本來就不受曹魏皇帝的看重,曹丕和曹叡父子倆都沒有用他,所以被罷退的官員中沒有以他為典型人物——但是實際上在史書上都留下了牽連甚廣這樣的記載,可想而知,在魏晉玄學興起之前,魏明帝曹叡為傳統儒家經學做出的最後的努力、對玄學崇尚者、愛好者的波及有多廣。
大部分人都是有嫉妒心理的,司馬師明明在浮華之士裡的名頭那麼大,在何晏嘴裡,是與夏侯玄平起平坐的人物,卻偏偏被曹叡不痛不癢地貶官了事。
對於其他那些官職都沒了,未來還不知道有沒有出頭之日的倒黴蛋來說,司馬師就太遭人恨了。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司馬師和他們一樣倒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