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熊心奪權(第3/4 頁)
沒有自盡,但還是被囚禁於陽周,後被胡亥派使者殺死,而上郡兵馬的指揮權,則被轉交到了王翦之孫王離手中。
由於蒙恬在軍中聲望極高,當其被胡亥殺死,而天下又叛亂四起之後,原本被秦始皇遷往邊塞的“適戍邊者”盡皆逃散,以至於王離麾下統率的上郡邊軍,只剩下了十萬人。
王離率領這十萬上郡邊軍進入趙地後,按照章邯的命令,圍攻趙王趙歇於鉅鹿。
鉅鹿本就不算什麼大城,城中兵馬不多,且存糧極少,張耳自認僅憑城中的防禦工事,根本無法抵禦秦軍的圍攻,於是他一面讓陳餘招募軍隊,駐軍於鉅鹿以北,對秦軍予以牽制,減輕鉅鹿城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接連派遣使者,向各路義軍求援。
面對趙國的數次求援,楚懷王熊心直到初步完成內部整合,這才開始思考援趙之事。在他看來,援趙與滅秦應該同時進行,也就是說在派主力大軍北上救援趙國的同時,應該趁著秦軍主力被牽制在趙地的機會,另派一路軍隊西進,趁機攻入關中,如此不僅可以牽制秦軍,甚至可以趁機推翻秦國統治。
楚懷王此時雖然手中有兵,但卻因沒有可以信賴的帶兵將領而苦惱不已,因此雖然制定了戰略方針,但對於以何人領兵,卻始終難下決斷。
當時,齊國的使者高陵君恰好在楚國,此前他前往拜見項梁途中遇到宋義,料定項梁必遭戰敗的宋義,勸說他緩緩前行,以免受到錢亂牽連,高陵君聽取了宋義的建議,果然使他躲過了項梁戰敗之禍,這讓他對宋義的才能十分欽佩。
如今得知了楚懷王的苦惱,高陵君便前去拜見楚王熊心,向其推薦宋義道,“宋義此前告訴我武信君必敗,只不過幾天時間,項梁果然兵敗身死。兵未戰而先預見勝敗,可見宋義將軍也是頗知兵事的。”
聽了高陵君的話,楚王立即召見宋義,一番交談下來,楚懷王對其才能極為滿意,當場破格提拔其為上將軍,決定命其率領楚軍主力北上援趙。
至於西征的人選,楚懷王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派劉邦前往,原因是劉邦雖然也是獨自起義的義軍領袖,但其自身實力卻相對較弱,即便西進後實力有所增強,應該也極為有限,更何況他觀劉邦此人一向恭順,認為其野心應該不會太大。
下定決心後,楚王熊心將大臣將領們召集起來,宣佈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率兵北上救趙,並以劉邦向西略地入關。
在將自己的計劃公佈之後,卻換來一片沉寂。由於當時秦國兵勢正盛,楚國上下皆不看好西征,因此沒人願意跟隨劉邦西進。無奈之下,楚王熊心只好表示,“在此我與諸位約定,如果誰能率先攻入關中,那麼便封為王”。
聽了楚王這個承諾,項羽面色一喜,立即站了出來,表示自己願意與劉邦西進攻秦。項羽之所以如此積極,一方面源於叔父項梁被秦軍所殺,項羽想要復仇,另一方面則是如此可趁機脫離楚懷王的控制,獲得獨自領兵的機會,擴充自身的實力。
然而,好不容易才將兵權抓到手中的楚懷王,豈肯給項羽獨自帶兵的機會,於是私下與一眾老將商議道,“項羽領兵雖然勇猛,但太過殘暴,攻打襄城便屠盡全城,所過之處無不殘滅,而且此前楚地數次出兵西進,但陳勝和項梁全都敗了。不如我們派一位寬厚長者高舉義旗西進,秦地百姓也早已對秦國的統治不滿了,只要我們能夠給他們講清楚道理,不加以欺凌暴虐,應該是可以爭取到秦地百姓支援,進而拿下關中的。因此,項羽西進不利於爭取民心,只有向來寬厚的劉邦,可以當此大任”。
眾將領聞言,皆表示同意。在取得各路將領支援後,楚王熊心堅持此前安排,然而由於始終沒有人願意跟隨劉邦西進,楚懷王只好將其餘的將領也交給了宋義統領,一起北上救趙。項羽對此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