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第1/3 頁)
寧瑾垂著頭,愈發不敢出聲。
第二十九章 風起
一夜之間,內宮風雲變化。
皇后鳳印被奪,身前女官被杖殺,坤寧宮宮門緊閉,由司禮監派人看守。更有中官傳旨壽寧侯府,非召不得入宮。
“本以為伺候皇后娘娘最是穩妥,哪承想……”
餘下的話,無人敢訴之於口,然卻清晰表明,坤寧宮中人心不穩,哪怕有品階的中官和女官,也多是惶惶不安,未知前路如何。
訊息傳到文華殿,太子並未如往昔一般,尋機向天子求情。問安之後便直入偏殿,候翰林院修撰謝丕講學。在天子面前,一句話都沒多講。
劉瑾在文華殿中跪了近四個時辰,一雙膝蓋險些跪廢掉。被帶到朱厚照面前,當即聲淚俱下,哭成個淚人。
“奴婢對殿下絕無二心,一心只為著殿下……皇后娘娘召奴婢問話,給奴婢一萬個膽子,也不敢不去啊……殿下恕罪,奴婢再不敢了!”
劉瑾一邊哭,一邊叩頭,額前滿是青紫,很快腫起。
可憐兮兮的趴在地上,不忘咬牙發誓,他日得勢,必要將今日害他之人一一斬盡殺絕!
最終,劉瑾哭得朱厚照心軟,命得以保住,也沒被趕出文華殿,卻再不如往日得寵。
天子一道旨意,坤寧宮寥落,清寧宮被推到風口浪尖。
經歷過成化年風雨的宮人都在思量,不曉得這位會做出些什麼動作。
想當年,萬妃何等盛寵,何等的威風,仍是被這位打了廷杖。
雖說也是萬妃自找,故意挑釁皇后,試圖引來天子的怒火。但恐怕她自己都沒能想到,這位平日裡不動聲色,看起來好欺負的皇后,竟然真的敢大動干戈,行她廷杖!
上了年紀的宮人中官,至今都記得那場廷杖。
不可一世的萬宮人,被打板子也會涕淚交加,慘叫連連。打到後來,更是隻剩一口氣。什麼威風盛寵都不頂用。
自那之後,宮裡的人方才知曉,英宗皇帝欽點吳氏,並非只因其舅有救駕之功。
只可惜,成化帝為萬妃所迷,痴心不改。明知皇后無錯,仍不顧先帝遺命,奪去鳳印,一道聖旨打入冷宮。
萬妃雖然報了仇,出了氣,卻始終沒能如願以償,登上皇后的寶座,到死都是貴妃。
她太小看朝臣的能力,讀書人的固執。
文臣擰起來,皇帝都要告饒。
廷杖?
隨意!
打死了名留青史,打不死就要上奏!
吳太妃對今上有養護之恩,今上被封太子之時,亦被先帝接出冷宮,封為淑妃。今上登位之後,更被奉入清寧宮,享受太后尊榮。
弘治帝本欲請吳太妃入仁壽宮,但被後者堅定拒絕,只能作罷。
“陛下仁慈,終不可違逆祖宗規矩。”
經歷過萬妃陰霾,天子薄情,冷宮寂寥,吳太妃心如死灰,連清寧宮都不想住,只想尋個安靜處了卻餘生。
奈何弘治帝孝心不變,只能領受聖恩,安住清寧宮。
自弘治元年至弘治十八年,凡祭典佳節,除必要,吳太妃少有露面。
平日裡不簪花鈿,不著大衫,只同道經檀香相伴。許多弘治年進宮的中官宮人,甚至不知道清寧宮裡還有一位太妃。
相隔十幾年,隨天子一道諭令,吳太妃重回眾人視線,執掌內宮。司禮監和女官司都在觀望,想看看這位成化廢后會如何的雷厲風行。
讓眾人跌破眼鏡的是,吳太妃一身道袍走出清寧宮,先去乾清宮拜見天子,隨後就去了坤寧宮。
天子同吳太妃說了些什麼,除寧瑾等少數幾人,無人曉得,也少有人敢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