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第1/3 頁)
大理寺不能重判楊瓚,否則就是和天子,和內閣過不去。
一口氣憋在心裡,向哪裡發?
涿鹿縣衙按規章辦事,不能大動干戈。想出氣,只能尋那“無事生非”的源頭!
楊寺卿坐在堂上,咳嗽一聲。
楊瓚立在堂下,正要行禮,卻被止住。
“涿鹿縣衙遞送文書著明,楊氏族中之事,楊編修並不知情。且於殿試後發喪,亦無斬衰面君之過。”
這張狀子就是個燙手山芋,涿鹿縣衙送到大理寺,大理寺原樣又扔了回去。
不知者不罪。
天子都不問責,閣老尚書也擺明態度,他又何必在這討人厭煩?
再者言,楊瓚被選弘文館為太子講習,若是判其不親不孝,實乃無德之人,天子和太子都將顏面無存。
久經官場沉浮,楊寺卿知曉一個道理,該糊塗的時候絕不能精明過頭。
按照涿鹿縣遞送的文書,楊瓚實無大過。若要追究,口頭斥責一番即可。能將這個燙手山芋囫圇個禮送出大理寺,簡直是求之不得。
於是乎,楊寺卿手一揮,楊編修實為被人誣陷,誣告之人著實可恨,大理寺必下令明察!
潛臺詞:不死也要脫層皮!再不解恨,骨頭敲碎!
扶安笑著同楊瓚告辭,回宮稟報天子。
楊瓚在大理寺門口站了一會,忽然回過神,對送他離開的寺正道:“敢問劉寺正,可知北鎮撫司怎麼走?”
劉寺正看著楊瓚的眼神,完全是在看一個瘋子。
這位楊編修到底在想什麼,大理寺走一趟不算,還要到北鎮撫司一遊?
第三十一章 找上錦衣衛的楊編修
錦衣衛屬上十二衛,下設南北鎮撫司,同金吾衛、羽林衛、府軍衛、虎賁衛等同為天子親軍,拱衛京師重地。
南鎮撫司掌錦衣衛內部事務,專轄本衛法紀。
北鎮撫司掌詔獄,奉天子欽命,可不經刑部大理寺對犯罪官員進行追查、逮捕、審訊乃至處刑。
南北兩鎮撫司各掌所司,各轄衛所。
錦衣衛指揮使牟斌常在北鎮撫司,顧卿以功臣之後,領承天門指揮千戶所,主管詔獄,權柄不在同知僉事之下。
楊瓚向劉寺正一番打聽,確定自己不會走錯,方才告辭離開。
目送楊編修的背影遠去,劉寺正再次確定,這位楊小探花著實有膽,非一般人可比。
弘治朝的廠衛少動刑罰,稱得上遵紀守法,指揮使牟斌亦是十分正直,有個不錯的名聲。但也沒見哪個朝官閒著沒事幹,主動找上錦衣衛。
南鎮撫司也就算了,偏偏是北鎮撫司,還是主管詔獄的那一位!
吃飽了撐的嗎?
“果真是年頭不對?”
劉寺正一邊嘀咕,一邊望向天空。
方才還是晴空萬里,現下已是陰雲密佈,又有一場暴雨將臨。
按照劉寺正的指引,楊瓚穿過兩條長街,問過三名路人,才尋到錦衣衛承天門指揮千戶所。
單看建築外觀,實在很難同“天子親軍”聯絡起來。
明朝官員不修衙,文武通用。錦衣衛負責稽查百官,更要以身作則。抓別人貪汙犯罪,自己總不好大張旗鼓的砌牆修房子。
只不過……
楊瓚抬頭,視線溜過牆頭,半晌無語。
牆面斑駁尚可以理解。大門破損,門軸輕微斷裂,也不是問題。就算門板不翼而飛,也沒誰腦子發抽,敢闖錦衣衛的空門。
問題是,牆頭的草長到兩掌長,隨風搖擺,那叫一個婀娜多姿。
不能拔一拔?
畢竟身在皇城,好歹注意一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