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第1/3 頁)
“還有,”離開囚室之前,朱厚照似想起什麼,轉頭道,“此間事是父皇之意,牟指揮使是奉命行事。”
“臣知。”
幾天的時間,足夠楊瓚想明白。
“臣謝陛下隆恩。”
“恩。”朱厚照笑道,“楊編修同父皇所言一樣。”
留下這句話,朱厚照不再繼續說,揹著手,瀟灑走遠。
楊小探花站在囚室裡,眼睜睜看著門鎖落下,毫無辦法。
話只說半截,究竟是心寬還是故意?
朱厚照離開,詔獄外的錦衣衛和東廠番役自不會多留。牟斌親自護送太子殿下回宮,王嶽和戴義先後得知訊息,當即遣人告知寧瑾。
寧瑾知道了,弘治帝自然也就曉得了。
在乾清宮暖閣覲見的三位相公,或多或少聽了一耳朵。
劉健和謝遷不得不佩服李東陽,人老成精,不服不行。
李東陽淡定得很。
說他老狐狸,這兩位又年輕多少?
“不變操履,不露鋒芒。深才高德,養志蘊氣。徹見其性,實乃誠和陶然。”
評語出自弘治帝之口,流入三位閣臣之耳,再無他人知曉。
清寧宮中,吳太妃讀完一段經書,問道:“什麼時辰了?”
“回娘娘,將屆申時中。”
“這個時候了?”緩緩舒一口氣,吳太妃捻熄檀香,道,“有些日子沒出門了,不能再不見人。”
輕扶起吳太妃手臂,女官道:“娘娘可要去西苑走走?四五月的節氣,正好賞綠。”
吳太妃卻是搖頭。
“去仁壽宮。”
“仁壽宮?”
“別多問,走吧。”
“是。”
吳太妃輕易不出殿門,年曆淺的宮人少有知曉。
仁壽宮裡的王太后,卻比吳太妃更像是個隱形人。
既非天子生母,又不如吳太妃一般,對太子有養護之恩,生生被萬貴妃壓制了二十年,雖未入冷宮,也不比廢后好上多少。
今上登基,吳太妃退居清寧宮,王太后避居仁壽宮,都是非宮中大典不輕易露面。相比坤寧宮的熱鬧,愈發顯得清冷寂寞。
聽到吳太妃來訪,王太后微有些吃驚。
絲毫不擺太后架子,親自出殿門相迎。
天順年間,兩人同選東宮。成化帝登基,吳氏為後,王氏為妃。
萬氏盛寵跋扈,吳後被廢,王氏被朝臣推上後位,卻是戰戰兢兢,謹小慎微了過了二十年。
如今相對,烏絲均已雪白,桃李之華不再。恩怨消散,被天子冷待的寂寞酸楚,唯有彼此才能明白。
“見過太后。”
“你這是要折煞我嗎?”
王太后眼圈微紅,直接稱我,而不稱哀家。
“宮規不可廢。”
吳太妃堅持行禮,王太后無法,擰不過,只能等吳太妃起身,親自引她回到常居的靜室。
“太后娘娘也念《道經》?”
“常日無聊,道可靜心。”
“一晃二十年過去,心還不靜?”
“想靜,卻是騙不了心。”同吳太妃一樣,王太后也是一身道袍。只是按照太后規制,更精美些。
“你好歹是順心一回,我卻在甕子裡憋屈了二十年,二十年啊!”
這些話,王太后不能同宮人說,只能藏在心裡。吳太妃的來訪,徹底引出埋藏多年的委屈。
“順心一回,換來冷宮獨對寒月。”吳太妃苦笑,“早年間,我也不是不後悔。”
“你後悔,我卻是羨慕。”似陷入了回憶,王太后喃喃道,“我這二十年,哪裡還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