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有能力的人先培訓再競爭上崗(第1/2 頁)
"紙張確實必不可少,有了這項印刷技術,紙張供應至關重要,我相信您對此已有周全考慮。"相較於車床和水力鍛錘這類複雜的工業裝置,印刷術與造紙工藝相對簡易許多,陳華進一步說明:"你現在看到的這些裝置正是為新建的造紙廠和印刷廠所預備的。"
他引領著侯長史參觀了磨漿機和造紙專用的壓力篩等器械,強調這些裝備投入使用後,將會極大地提高造紙廠的生產效能。隨後,兩人來到一幅已完成排版的版面前。
侯長史審視片刻,驚歎道:"殿下,這是屯田令、徵兵令的內容,以及近期京州發生的種種事件,莫非您打算將這些都印刷成冊?" 陳華微笑著回應:"這不是冊子,而是報紙。"
接下來,陳華計劃開展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輿論引導。透過報紙,他不僅能樹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傳播各項政策法令,還能讓百姓及時瞭解時事動態。這樣,民眾能夠真切感知到藩王為他們所做的努力,進而加強對他的支援。
陳華深知輿論陣地的重要性,他認為不論哪個時代,都不能放棄對輿論的把控,否則他人便會乘虛而入,用虛假言論混淆視聽,擾亂社會秩序。一旦報紙在封地內廣泛發行,他便能迅速應對民間謠言,並有效引導民意走向。
侯長史此刻對印刷術的震撼遠超以往,他感慨萬千地說:"有這樣的國家重器,何愁天下人不知殿下的英名。" 陳華淡然一笑,解釋道:"報紙並非單純用於宣揚本王的功績,你看這版面上除了我的政令,還有原州走私案和北陳州七十二口滅門慘案的報道。" "此類訊息若能在民間廣為流傳,百姓自然會對地方豪強產生反感,並讚揚殿下的公正嚴明。長遠來看,只要殿下持之以恆地勵精圖治,不必擔憂百姓不會衷心擁戴。"侯長史越發激動。
之前對於陳華所推行的機械革新,侯長史或許難以理解,但當話題轉至政務層面,他立即心領神會。陳華點頭贊同,這也是他的初衷之一,不過他也提到:"遺憾的是,封地內識字的百姓尚不多,報紙恐怕只能在官府內部傳閱。"
侯長史提議道:"這倒無礙,殿下。在這六州之中,不乏貧寒書生,他們常常靠售賣字畫、替人抄寫維持生計。您為何不讓這些書生攜帶報紙前往各地州縣朗讀給百姓聽,只需給予他們適當的報酬即可。"
陳華聞此,欣然讚許:"好主意,侯長史果然深諳民情,我竟忽略了封地中也有不少讀書人的存在。"兩人對報紙的構想均感振奮,藉此契機,陳華又提起了另一項事務:"順便,侯長史,有一件關於軍隊的事,我一直想找機會和你商議。"
提及軍隊之事,侯長史面色肅穆起來,深知軍隊問題始終是個微妙而敏感的議題。 "殿下,現今軍隊由李門將負責統轄,您是否對其有所顧慮呢?"侯長史謹慎發問。 陳華則回應道:"隨著鋼鐵廠已聚集三萬之眾,下一步便是為軍隊配備精良裝備。一旦裝備齊全,京州軍就將成為一支銳不可當的力量,而這支力量必須牢牢掌握在我手中。因此,我想在軍隊內部強化長史的職權地位。"
長史雖為都督府中的文職官員,通常只在都督府一級設有這一職務。然而,在陳華看來,這樣的配置遠不足以應對當前資訊流通受限的時代背景,軍隊譁變的風險極高。故此,僅依賴頭腦單一、易受情緒驅動的武將管理軍隊實乃險策。他決意借鑑現代軍隊的政委制度,將長史的角色擴充套件為軍隊中的政委。
陳華欲派遣長史深入軍隊基層,確保每一層級都有長史負責思想政治工作。如此一來,軍隊如同一人,主將負責指揮軍事行動,長史則須遵循命令,不干預戰術決策;而長史的主要職責在於維護軍隊的思想紀律,確保陳華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在關鍵時刻有權罷免出現叛逆苗頭的主將職位。
在京州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