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農夫與小農夫(第1/2 頁)
清晨,太陽還未升起,李家村的農民們已經早早地起床了。
他們知道,只有趁著清晨時分那一絲涼爽,才能更好地完成一天的農活。
否則,一旦太陽高懸於頭頂之上,酷熱難耐將使得一切勞作都變得異常艱難。
李雍默默地跟在父親的身後,朝著自家的田地走去。
他的母親在生下他後不久便離世了,從此以後,家裡只剩下父子二人相依為命。
由於家境貧寒,父親無力再迎娶她人進門,生活的重擔全都壓在了這對父子肩上。
貧困似乎總是與那些樸實無華、辛勤耕耘的平民百姓如影隨形,而與之相伴相生的,則是無盡的苦難和艱辛。
李雍無法接受正規教育,因為他家根本負擔不起學費。
然而,命運卻在某一刻眷顧了他,村裡有位私塾先生曾受恩於其父,幫忙修理過房屋門窗。
這位老先生心懷感激,於是主動為李雍取名,這才讓他避免了被起一些諸如"阿貓阿狗"之類難聽名字的尷尬。
時光荏苒,如今已是大宋鼎明六年,李雍也已年滿十四歲。
就在今年,他聽聞北方的胡人侵犯邊境,導致朝廷不得不加重賦稅以應對戰事。
對於這個本就捉襟見肘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但面對現實的困境,李雍和父親只能選擇默默承受,繼續堅韌地生活下去。
日子一天比一天艱難。
父親憂心忡忡地對他說道:“照這樣發展下去,咱家恐怕連一粒多餘的糧食都不剩了。”
然而,無論人們怎樣拼命努力,苦難從不曾離去。
它既不會因同情憐憫之心而饒恕誰,亦不會因誰弱小貧窮便手下留情。
苦難宛如上蒼拋下的一場甘霖,均勻地灑落在每個窮苦百姓的肩頭,讓人不禁感嘆其公正性。
在這個殘酷的世間,他們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活著,而是在苦苦掙扎求存罷了。
兩人默默無語地來到自家那塊狹小且貧瘠的土地。
畢竟,肥沃富饒之田皆歸屬於那些地主所有。
李雍與父親隨即埋頭苦幹起來,父子間早已培養出一種無需言語溝通的默契。
同時,他倆心裡也清楚,勞作時少些言談能有效減緩身體疲憊和精神壓力。
如果一個王朝滅亡有前兆,那李雍就深刻的感覺到這個王朝已經步入老年了。
李雍也想去私塾,也想吃肉,也想睡好床。他邊幹活邊想著。
時間在流逝,太陽爬了上來,在天上大發神威。
父子倆開始揮灑汗水在這片田地上。這片屬於他們家的田地上。
日上頭頂了。“老大,該回去了。”父親默默的吐出了這幾個字。
“嗯。”
李雍疲勞的應了一句。
李雍知道,他們回家後,不會有做好的飯。
因為他們家就兩個人。
他們回家要自己去做飯。
對於這件事,父親會自己去做,他會讓李雍去休息。這也許是他表達父愛和補償李雍的一點行為吧。
他們那殘破的屋子出現在目光前。李雍將父親手裡的農具接了過來,徑直走入房內。而父親也去準備午飯。
還能吃的起午飯,沒有欠債,李雍家已經是過的還可以的了。
“老大,下午咱爺倆去山上劈點柴回來,怎麼樣?”父親那滄桑的聲音從廚房傳來。
“好。”
李雍知道家裡的柴又不夠了。他將斧頭找了出來,便脫了上衣躺在地上。緩解他的疲勞。
“我以後也是這樣的日子嗎?”
李雍陷入沉思,“我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