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頁(第1/2 頁)
李豐眼下護著長庚,是因為他也看到了這段改革的價值,雁王有一點說得對,制度與規則才是最重要的,無論雁王想改成什麼樣,這個千瘡百孔的社稷確實是在向好發展的,李豐希望借雁王的手將前朝沉痾徹底清除乾淨,將來給太子留下一個清明人世。
然而同時,他也絕不可能將柔弱的兒子交到這個殺伐決斷的弟弟手裡,倘若他有一天要追隨先帝而去,那他要料理的第一個人是雁王,第二個就是顧昀。
&ldo;不去了,回宮,明天早晨再召,等天亮,你讓太子過來一趟。&rdo;李豐忽然沒頭沒腦地吩咐道。
內侍莫名其妙,不知道方才還在說趙氏的事,怎麼皇上沉默了一會又扯到了太子身上。
&ldo;還有,&rdo;李豐又道,&ldo;我帶回來的那封摺子呢?拿來我看看。&rdo;
那奏摺是徐令寫的,關於改革國子學的一個章程,想法不太成熟,甚至有點稚嫩,不過沒關係,可以丟給軍機處去協調完善,滿朝都在鬧著要殺人砍頭嚴懲科舉舞弊,也只有那麼幾個書生還能想起往後的事。
如果可以,李豐也像個尋常父親一樣,希望能給年幼的兒子多幾年庇護,盡可以讓他在後宮玩草蟲子,可是誰知道這個風雲際會的時代馬上還會發生什麼事呢?
第二天清晨,兩江前線大捷的訊息當頭砸來,各方勢力都還沒來得及對這突如其來的結果做出反應。
李豐第一次立場明確地在大朝會上強硬推行了兩條新政:第一,同意軍機處關於廢除烽火票,改鑄幣政策的&ldo;隆安新政&rdo;。
第二,原則上同意兩院徐令等人聯名要求改革國子學的章程,其中不完善處,令軍機處牽頭,著禮部國子監與兩院協同修訂。
同時,李豐在大殿上將江充與靈樞院一起拎出來斥責了一頓,要求立刻加速九省舞弊案的調查進度,所有涉案之人不論出身,一概嚴懲不貸,並責令靈樞院馬上擬章程將京城到江南的蒸汽鐵軌線開啟,絕不能給西洋人喘息的餘地,不能浪費這次勝利,他們必須一鼓作氣地贏下去。
而臨下朝的時候,李豐宣佈了自己最後的決定‐‐十一歲的太子即將臨朝聽政。
☆、第124章 終局(上)
這是態度曖昧的隆安皇帝第一次在大朝會上鮮明地表達自己破舊立新的立場,事先並未與任何人透露過半個字,不光是方欽一黨,就連軍機處眾人也是十二分莫名。
江充隱晦地看了雁王一眼,心道:&ldo;吾皇吃錯藥了嗎?&rdo;
長庚臉上毫無異色,第一時間站出來不鹹不淡地拍了個馬屁,他雖然玩弄權術,卻天生自帶一股化外之人的仙氣,連拍馬屁的姿勢都顯得十分寵辱不驚,全然是跟李豐串通一致的模樣。
當時便有人臉色變了。
李豐心裡有數,知道雁王有意借自己的勢,而滿朝文武在各懷鬼胎,然而這並不要緊,他可以給雁王搭臺階,也可以給任何一個人搭臺階。
這回李豐用兩道政令便將軍機處推到了風口浪尖處,就想看看,那些拿先帝丹書鐵劵說事的,奈不奈何得了這位半路出家、一輩子就叫過一聲&ldo;父皇&rdo;的雁王。
這日京華又註定是個不眠夜。
軍機處裡,江充對長庚悄聲道:&ldo;王爺,怎麼辦,咱們按著原計劃來嗎?&rdo;
長庚毫不猶豫道:&ldo;趁熱打鐵。&rdo;
江充深深地看了長庚一眼,又問道:&ldo;王爺,倘若逼得太緊,他們狗急跳牆了怎麼辦?&rdo;
長庚轉頭看向他,意味深長道:&ldo;我怕的是他們不跳,寒石兄,你知道我這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