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印花(第2/2 頁)
豬,用它的鬃毛做了一支豬鬃筆,這種筆的筆觸很硬。
他又用竹鼠背上的毛做了一支鼠毫筆,用起來和羊毫一樣柔軟。
有了軟硬兩種筆,就可以正式開始印花啦。
這段時間,唐哲野外燒製陶瓷的訊息也徹底傳開了。
陶瓷界、古董界、文化圈的大佬和業餘愛好者紛紛湧入直播間。
對他們來說,平時很少看直播,野外生存也不是他們的興趣所在。
但聽說有人要在野外燒製陶器,這觸動了他們的興奮點,一時間幾乎所有熱愛陶瓷的人都被吸引了過來!
製陶,作為古老的傳統技藝之一,對裝置、原料、工藝的要求極為嚴格,可以說是所有手工藝中最為講究的!
而現在,竟然有人要在野外自建窯洞燒製陶器,這讓大家都驚訝不已,都想來看看是誰這麼大膽,看看這野外如何燒陶。
但他們一進來,就被唐哲的手藝和工具震撼了!
泥陶匠:“這是新型陶輪嗎?感覺很高階啊,是他自己做的嗎?”
文玩愛好者:“這些都是他自己做的?不,不可能吧?”
白窯瓷:“不錯,這陶胚做得很有水平,比我幾個徒弟做得還好,這小夥子是行家啊。”
泥火一生:“嚯,沒想到在這兒遇見你們。這些都是這位年輕朋友親手做的,我親眼所見,這位小友真的很厲害。”
故宮博物院:“各位大師都來了,我代表鹹魚大王的鐵桿粉絲歡迎各位,希望大家看得開心。\/笑”
隨著泥火一生和故宮博物院的發言,這些大師們愣住了。
故宮博物院和泥火老前輩來當迎賓?
這排場,也太誇張了吧!
這小夥子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一眨眼的功夫,他們心中的重重疑慮化作了深深敬佩!
別的不說,光是在野外能搗鼓出這些工具,就不得不讓人豎起大拇指!
不過,佩服歸佩服,製作陶器可不是鬧著玩的,這些僅僅是燒陶中最基礎的步驟。
燒製陶器,那才是重頭戲。
至於他提到的那個窯洞……連影子都沒見著呢。
而且,建個窯洞不代表就能燒出好陶,否則哪來的五大名窯之說呢。
總而言之,老手藝人們並不看好。
他們寒暄之際,黃燕敏手腳麻利地醃製完幾十斤鹹魚,又把它們掛到竹樓上晾曬。
忙完這些,她揉了揉痠痛的腰,活動活動筋骨,端著一杯新鮮果汁出來散步了。
“你還沒忙完呢?”
黃燕敏出來後,瞧見唐哲在夕陽下的剪影,主動坐到了他旁邊。
“當然沒,你以為這是件容易的事?”
唐哲正用竹籤在陶瓶上雕琢紋樣,每一筆都乾淨利索,深淺寬窄拿捏得恰到好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