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節(第1/3 頁)
夏宮萬年藏寶皆被五國瓜分,三人更搶到未被火-焚-的幾部法訣,珍而重之,以為皇室重寶。
在揹負行宮逃離的過程中,四隻玄龜均身負重傷。其中一隻被斬斷背甲,血流如注,拼著最後一口力氣遁入劍山,將追殺者甩在身後。
看到這裡,眾修士無不唏噓。
李攸面無表情,緊握的雙拳證明,此時此刻,他的心情絕不平靜。
夏都不存,修士拼死殺開血路,都城居民仍多數-葬-身-火海。縱有脫身,也像逃亡的夏朝宗室一般,隱姓埋名,不問世事。
大火燒了數日,煙塵滾滾,瀰漫天邊。
周侯屍身被運回,以其長子繼承國君位。
五侯劃分邊境,大肆瓜分夏朝故土,各立國都,登位祭天。同時不忘陳兵邊境,防備鄰國藉機生事。
夏皇已死,夏朝既滅,固有的盟約隨之瓦解。
昨日的盟友,很可能成為今日的敵人。
為保所得,五名國君重新訂立盟約,即為後世的“五國之盟”。
國君登基大典上,祭祀向天禱告,過了許久,未見空中有任何變化。
史書記載,每臨夏皇登基,必天降彩虹,雲飄仙音。有仙人持禮恭賀,神鳥翩翩起舞。
五國國君的登位大典上,任憑祭祀火燒眉毛,汗流如瀑,始終沒有半點吉象,反而凶兆連連。
雷雲聚集,接連劈下閃電,火光突起,燒燬搭建的祭臺,險些連祭祀一同燒死。
“我等所行乃是順應天意!”
此言一出,雷劈得更狠,閃電落得更快。
狂風大作,暴雨傾盆。
一時間,恍如末日景象。
九道驚雷之後,電光仍未散去。空中乍現裂痕,傳出巫帝妖王聲音。
“人修逆行,致夏皇隕落,人界已無主,三界盟約不存,汝等必償因果。”
聲音穿透天地,如洪鐘大呂。
五國國君駭然失色,驚惶之間,竟有兩人氣海受損,道基不穩,跌落境界。
待雷雲散去,火光消散,登基大典徹底成為一場鬧劇。
或許知曉自身不被天道承認,破罐子破摔,也或許是立意頑抗到底,挾萬民儲存自身,大典之後,五國宗室廣播-流-言,多是“夏皇-殘-暴,塗炭生靈,國君替天行道”之語。
雖有人不信,只覺國君在掩耳盜鈴。然在-強-壓-之下,修士不願過問,凡俗不敢輕言,只能將真相藏於心底。
一載又一載,千年之後,修士隱於宗門,凡俗經歷數代。
謊言被記入史書,真相反被掩埋。如被鎮入地底的夏皇和九層祭臺一般,無人知曉,更無人記得。
逆反之輩,被歌功頌德。
無恥之徒,安享榮耀千載。
天道沒有再降下劫雷,巫帝、妖王再未露面。
人修困在界內,無法進入時空亂流,更無法飛昇。
裨將出身的趙氏,搖身一變,躋身世家行列,手握兩城,佔據浮空山……
到這裡,畫面戛然而止,幻境忽然開始扭曲。
非是幻獸靈力不濟,只因李攸傳音,不必繼續。
該揭發的一切,至此即可。
白雲山祖師扮演的角色,巫帝妖王未能及時救援的因由,此時沒有細究的必要。
無論如何,他同巫帝的關係不會變,三生已結,想追問真相,有相當多的時間。狐九焰還在洞天福地,妖王妖后的態度也很明白,兒子送到手裡,捏扁搓圓隨意。
至於五國……他必實踐前世諾言,了結這段因果。
“尊者。”
火鳳橫移兩步,蹭蹭李攸,大眼溫潤,擔心之意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