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半島迷霧(第1/2 頁)
在[天工門]大搞基建的同時,[神農門]也充當了堅實的後盾。
古代王朝最害怕的就是饑荒,而[神農門]掌握的先進農耕技術,加上“以一敵萬”的蒸汽農械,卻讓他們能夠利用最少的人力產出最多的糧食來。
以[神農門]的力量,多了不敢說,養活大唐這三千萬人口還是綽綽有餘的,而大唐朝堂所付出的,卻僅僅只是一個河套地區的農業自治區而已。
能要能吃飽,華夏百姓淳樸的讓人心疼!
[神農門]利用最少的勞動力養活了最多的人口,剩下的就是讓李世民配合[天工門],以半徵調半扶持的政策,將農業人口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投入到工業和基礎建設的發展中。
[醫聖門]按照白玉琦留下的計劃,嘗試推動大唐人口城市化,儘可能的將有限的人口集中到太極皇都這個帝國首都來。
而這一點似乎並不難辦到。
特別是大唐百姓們發現,自己辛辛苦苦種一年地,還不如去天工門打幾天工掙到的糧食多的時候。
再加上太極皇都已經成為了全大唐百姓心目中的地上仙境,好吃的、好玩的、更好的福利待遇都在這裡。
幹活就能拿薪水,生娃就能免賦稅,官家還給看孩子,孩子長大了還給上學,生病了還能免費瞧病……傻子才不去吧?
而隨著大量的社會底層百姓流入太極皇都,大唐境內一些偏遠地區的郡縣州府幾乎為之一空。
而可供剝削的“賤民”沒了,那些有產階級自然只能看著自家大片的土地傻眼,沒人種的地再多有個屁用?
不過就算還有人種也沒什麼用了,種了幹什麼?
產出點糧食還賣不出種子錢來,[神農門]的糧棧都快把糧食賣出泥巴價了。
活不下去了的地主階級,自然也只能想辦法變賣家產,跟著往太極皇都遷徙。
要不留下來幹嘛?就他們地主老財一家守著成片的荒地餓死麼?
還是說自己耕田自給自足?種的糧食賣不出去,有錢也買不到東西,出門百十里地見不到人煙,自家傻兒子都找不找媳婦……
這是一種無形的趨勢,在沒有使用任何過激手段的情況下,瓦解了世家門閥和地主階級的勢力,並將大唐有限的人口集中運用到了建設和發展上。
整體來說,白玉琦對大唐現如今的發展趨勢還是滿意的。
他也不擔心把全大唐的人口全弄到太極皇都來,會影響到未來發展。
因為這場歷史上最龐大的“務工潮”,必然會將高度密集的人口再帶回地方去。
實際上駐留在太極皇都的人口,反而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多……都出去幹活了,宅在城裡床底下能長出糧食來啊?
但是高度集中的人口,卻便於管理和發揮力量,而隨著建設的鋪開、資源廠礦的建立、服務業的興起、城鎮基礎設施的完善等等,聚集起來的人口必然會再分散到各個人口聚集區之中去。
這種集中力量建設大唐的模式,讓大唐君臣看的心驚膽顫的同時,也一再被其發揮出來的威力震驚。
粗略的瞭解了一下自己離開後的發展境況之後,白玉琦也沒有在太極皇都多停留,很快就召集了無極門弟子,直接徵調了一艘專列趕赴遼東。
什麼糧秣輜重一概不需要,他們這邊還沒出發,就已經透過金融商會向傭兵公會下達了籌集資源的任務,自然會有大批的傭兵押送所需趕往遼東,速度甚至不會比他們慢上多少。
而之所以還要專門跑到太極皇都一趟,自然就是白玉琦的私心了。
高度密集的人口,意味著龐大的信仰匯聚,他大半年沒回來,收割一波積攢的信仰,估計又夠他揮霍好久的了。
只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