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第3/5 頁)
喚來殿中負責記錄朝會紀要的內侍官,她問:“朝中如此局面可是因為我與駙馬和離之事造成的?”
內侍官不敢隱瞞,恭敬道:“朝中眾臣積怨己久,並非公主之過,但此一回聲勢鼎沸的局面,確是由公主和離之事而起……”
內侍官踟躕片刻後接著道:“當日太傅奏承和離一事,不到翌日清晨便已傳遍朝野,當晚即有數餘奏章尾隨遞交至中書省,無一不是彈劾太傅罪名種種,聖上憂心朝堂之上局勢失控,遂令太傅先暫避一時,不想之後朝會以左僕射為首部分大人公然發難,究其以往出入飛鸞閣之事直指太傅品性不正,難堪當其位,太傅為平眾怨上書請辭,而又以中書令等一眾大人苦口規勸挽留,更指……更指……公主下降後失與禮儀疏於教養才至夫妻不睦,若因公主之過使國家棟梁蒙冤,必將寒了天下人的心,遂懇請聖上嚴懲公主,以示天下,以至聖上大怒,眾臣群情激憤均不肯退讓,和離詔書方拖延至今。”
內侍官說得尚算隱晦與謹慎,但涉及朝堂黨派之爭,合懿並非看不明白,如同被人重重敲打在背心,想起皇帝方才的處境,她霎時間未緩過氣來,臉色煞白成冬日的薄雪。
太上皇與太后當初以鐵蹄踏平各國一統天下,縱橫捭闔之間卻難免流於魯莽,鐵腕過後便需懷柔,太上皇彼時廣開言路招攬天下士子,首當其衝便是號稱“文源之宗”的公良氏。而公良氏此代無子,唯有一女嫁與前醴國翰林封儒,二人之子封鞅更驚才絕豔廣有盛名,太上皇遂以封鞅為太子少師恩寵有加。此舉穩定人心極獲成效,而也由此開始,朝中官員逐漸分裂成追隨帝后開疆拓土的“舊臣”與順勢而為歸附大局的“新臣”兩派,彼此摩擦不斷,如今新帝繼位,朝局不穩,恰逢長公主和離之事,往日的新仇舊怨竟霎時間被點燃了導/火/索,一發不可收拾。
說白了,和離一事成了雙方剷除異己的契機。
“阿姐?”
合懿頭昏腦脹間聽見身後有人喚她,正想轉過身去,才看見來人卻就眼前一黑,雙腿軟軟朝地上癱倒,但沒摔在地上,身後那內侍官眼疾手快把她接住了,皇帝趕至身邊時合懿已然人事不知,他忙一邊著人傳太醫一邊背起合懿直往最近的隆恩殿去了,那畢竟是召幸之處,在旁的太監曹桂稍攔住說不妥。
皇帝愣了片刻,隨即狠瞪了他一眼,抬起一腳踹在他心窩裡,“你他孃的想什麼腌臢玩意兒,這是我親姐!”
背上那位情況確實不太好,也難怪皇帝急得連髒話都罵出來了,曹桂到底還想要命,不敢再攔,又聽皇帝頭也不回地吩咐讓他去溫泉宮請太后。
合懿再醒過來已是那日傍晚時候的事了,她眼前尚有些恍惚,但只憑一個模糊的人影也認出來那人是誰,頓時癟了嘴,鼻子一酸淚如泉湧,依依喚道:“娘……”
太后正與皇帝說些什麼,聽聞她喚忙坐至床前拉她的手,一出口也有些哽咽,“娘在這兒呢,靈犀,娘在這兒。”
母女二人相對落淚,皇后瞧著也不是滋味兒方上前勸慰,“太醫已說過阿姐是長久鬱結於心導致氣血不暢,不可再多添憂愁,母后快別勾她傷心了。”
太后方止了哭泣,抬手在合懿消瘦蒼白麵上摸了摸,問:“你那天走的時候尚且是心滿意足的,怎麼一回去就出事了,你受了什麼委屈就給娘說,別憋在心裡自己損自己的身子。”
自己的閨女太后怎麼能不心疼,此時提起來封家都是滿肚子怒火無處發洩,又鬧出朝堂上這麼大的風波,兩相交雜,若非臨行前太上皇百般囑咐切勿衝動行事,她幾乎連殺人的心都有了,卻沒想到合懿張了張嘴,只說:“我只是不喜歡封鞅了,他亦從來不喜歡我,提出和離也是不想累人累己,沒想到會造成今日這樣的局面……”
她說著去看皇帝,喏喏道:“阿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