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無長兄_192(第1/2 頁)
</dt>
就是脾氣太壞。
嗯,皺著眉頭擦淚的樣子也很美。
好吧,她收回剛才的話。
怕是古代的小姐們,遇見這樣一個男人,恐怕只會自慚形穢吧。
太子拓跋晃沒有來,只是託狄葉飛帶了一封書信。
也許是因為被“花木蘭”以那樣的方式打了屁股,又被強烈的嫌惡過,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平靜的再面對這樣的“花姨”。
信裡的內容很簡短,大概的意思是他如今才十五歲,若僥倖沒有中途夭折,日後的時日會很長。他希望能找到一個可以告訴他錯在哪裡的人,並希望可以改正它。若是花木蘭改變了想法,他會一直等她。
這幾乎就是道歉信加求賢令了。賀穆蘭想了想,將這封信仔細的放入懷中,卻沒有什麼回應。
“信我收下了,和太子殿下說,我會好好考慮的。”
若是幾日前,賀穆蘭大概會讓狄葉飛回去謝絕太子的好意,可是經過了陳節和她的那番談話,說沒有受到觸動,那一定是假的。
也許是因為她是一個外來者,所以她對這個世界完全找不到歸屬感,就和現代也有許多人批評著“社會不公政府黑暗”一樣,批評歸批評,弊端歸弊端,即使看到了還是不夠,完全無從下手,也沒有那個膽量和魄力下手。
所以從古到今,這個國家的變革都是自上而下開始的,每個人都迫切的希望出現一位曠古爍今的仁君,以大刀闊斧、雷霆萬鈞的氣勢頂住壓力,進行改革。
賀穆蘭的眼界決定她看見了這一切,悲哀與這一切,卻不知道該如何改變。
正因為她看的太多,想的太多,反倒不知道如何做了。
但陳節不同,他是一個從眼前做起的真正英雄。
無論是對花木蘭也好,還是對盧水胡也好,他的眼界不開闊,只能看到很小的那一部分,那他就先從自己看到的一部分做起,然後再做其他他能做的到的事。
這幾天賀穆蘭也在思考,她想,歷史之所以會進步,可能並非因為出現了幾個“曠古爍今”的大人物,而是有許許多多的“陳節”在一起推動,才會一直往前發展。
陳節是魏國人,希望魏國永遠強大和平,所以他去做他覺得該做的事。
她能做什麼呢?如果說她在努力維持著一切不變,用以保持“花木蘭”的存在,那她自己的存在,究竟要靠什麼來維繫?
所以她把信揣回了懷裡。
她要再想一想。
狄葉飛見賀穆蘭居然把信珍而重之的塞進了懷裡,面色也是一喜。
只是送別之人不少,他也沒有再說什麼。
陳節要和賀穆蘭一起回花家,取些財物添置糧食和禦寒的衣物,然後再繼續北上,阿單卓自然也跟隨。
來時熱熱鬧鬧,分別時,竟這般寂寥嗎?
狄葉飛久久地凝視著飛揚起塵土的道路,看著那三人三騎跨馬抖韁,隨著越影“咦嘻嘻嘻嘻”的嘶鳴聲,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從營郭鄉到項縣時,總覺得時間不夠,恨不得快一點,再快一點。但事實上兩地相隔並不遠,哪怕再慢再慢,也要不了兩天。
可歸程的時候,卻覺得這條路長的出奇,雖然半天就到了那座有著神神叨叨光腳和尚的寺廟,可總覺得已經走了很久很久。
大約是沒有了阿鹿桓等白鷺的咋呼,趕路的時光也變得漫長起來。
大概是路上誰也沒有先說話的緣故,所有人只埋頭騎馬,氣氛一直沉悶的很。阿單卓還牢記著提醒賀穆蘭避開那條捷徑,因為破廟另一邊的木橋還未修好。
但到了破廟外那個被石頭堵起來的山谷時,賀穆蘭突然來了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