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開始關注網際網路行業(第1/2 頁)
在林峰的記憶中,丁三石1997年6月在廣州創辦網易,在兩年內陸續推出中國第一家全中文搜尋引擎、第一家免費個人主頁、第一家免費電子賀卡站、第一個網上虛擬社群和第一家網上拍賣平臺。這些創新產品,承載了中國第一批網民的美好回憶,也將網易推向了網際網路的最前沿。此後20年,網易以網際網路拓荒者和先驅的姿態,全程參與譜寫了中國網際網路的歷史。
到了同年的11月,網易推出中國第一家免費郵箱系統,獲得市場熱烈反饋,從此奠定了網易郵箱在中國網際網路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網路流行之初,“163”這三個數字為中國早期網民架起了一座步入網際網路世界的橋樑。透過網易郵箱、個人主頁等網易產品,許多人最早認識和了解了網際網路。
今後林峰還要投騰訊、度娘、起點等眾多的互聯企業。他不想讓國外資本在國內吸廣大民眾的血養肥那些境外資本家,還回過頭對付華夏。
林峰早早地將目光瞄準了國內未來網際網路的幾大巨頭。他經歷過前世那個數字化的時代,網際網路行業蘊含的巨大的商機和潛力,造就了一大批富人。
這一世他有了前世的記憶,自然知道網際網路行的幾個節點。前世那些個網際網路巨頭會相繼在98年至2000年先後成立,他會把握好時機,在最合適的時候以投資者的身份出現在他們面前。
對於國內網際網路的起步、發展、壯大這一歷程還是有印象的。還得得益於前世網際網路資訊高度發達,而他平時又喜歡關注這些商業新聞這才能記住那些大事件。
華夏網際網路的發展史是一部波瀾壯闊、日新月異的篇章,從最初的起步探索到後期的全球領先。在網際網路行業實現了對那些起步較早的西方國家的彎道超車。
每一步都見證了科技的飛躍與社會的進步。從起步探索期、接入國際網際網路、門戶與搜尋興起、電商與支付爆發、社交媒體崛起、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雲端計算與大資料、以及人工智慧新篇章等八個方面。
首先是起步探索期,這個時間應該從1980年算起到1995年止。
網際網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9年的美國,但在華夏,網際網路的真正起步和探索始於20世紀80年代。
這一時期,雖然全功能網際網路在華夏並未真正落地,但網際網路的各類思想已在改革開放和思想解放的背景下萌芽。
留學生成為華夏最早使用網際網路的群體之一,同時,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也透過學術交流、發表論文等方式積極引入網際網路技術和思想。這一階段的探索為後續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第二個階段就是接入國際網際網路階段,這個時間應該從1994年算起。
1994年4月20日,華夏透過美國Sprint公司接入64K國際專線,正式實現了與國際網際網路的全功能連線,成為華夏網際網路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這不僅標誌著華夏成為國際網際網路的第77個成員,也為華夏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奠定了硬體基礎。自此,華夏網際網路開始逐步普及,掀起了一股網際網路浪潮。
第三個階段是門戶與搜尋興起,時間可從1996年開始至2000年這一時期了。
1996年至2000年是華夏網際網路的起步期,也是入口網站的集中爆發期。
這一時期,搜狐、網易、新浪等入口網站相繼成立並崛起,它們不僅提供了豐富的資訊資訊,還推動了網際網路在中國的普及。
同時,搜尋引擎也開始興起,以百度為代表的搜尋引擎企業為使用者提供了便捷的搜尋服務,極大地提升了資訊獲取的效率。
第四個階段就是電商與支付爆發了,從2000年開始,國內網民開始逐漸接受並使用這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