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合夥的小買賣(第1/2 頁)
家裡想做桑條買賣,就得出去買,處理好了還得拉出去賣桑皮和條子,於是父親想買頭驢,再買個車,這樣拉秋和種地都能用,這是大事啊,於是母親把家裡零零散散所有的錢都打掃上了,還賣了外婆留給她的一副耳環,才湊夠了錢。
於是秋收之前,父親先買了驢,當時人家都說,秋後買便宜,可是那時候收秋就用不到了,天天找人借車借驢也不是個事兒,反正早晚都是買,一咬牙一跺腳就買了。
買回了驢和車,秋天幹活方便了很多,收秋比往年都快好些日子,當然了,別人家也有借的,像三叔啊,還有其他鄰居家。
要比狠,那是二叔,直接跟我父親說,“哥,我哪裡哪裡的地花生該拉了,你帶著大平他們拉回來吧。”於是父親屁顛屁顛的帶著大平和二青他們把地裡的花生拉回家了。
後來乾脆都不等二叔說,直接跟二嬸嬸問,哪裡的東西該拉回來的 ,直接就帶著大平他們給弄回來了。
有了驢,就得預備驢棚,還有草料,父親帶著姐姐和母親又在西廂房的前面窗戶的位置,搭了個草棚,用幾根樹枝支起來,上面放草,冬天可以遮風擋雪,等第二年春天再想辦法擋雨的東西。
收完了秋,桑條都開始砍了,父親他們幾家就開始集資買桑條,準備相關的東西。
合夥的人裡,有對面的李祥,他倆哥們,我家,我三叔家,還有我媽的一個表弟幾家,每家都固定拿多少錢,然後凡事出工的給工錢,出車給車錢,驢給驢錢。
他們一撥人去周邊各村買條子,家裡留一撥人蓋蒸鍋,用黏土坯壘成長方形斗子的形狀的爐灶,上面放長方形的鐵斗子,壘好煙囪,然後再買煤,預備大型的圓桶盛水。
東西都備全了,斗子裡把條子碼好,加水浸泡,時候到了就開始點火燒灶,蒸桑條,蒸的時候大約一天的時間,第一保持水開,第二保持桑條都浸在水中,這些都是慢慢摸索出來的,蒸熟後,就開始剝。
秋末的時候,可以在室外剝皮,入冬了就得在屋子裡剝,最初是在蒸斗子那家的院子裡著,後來覺得虧了,就搬到我家西屋剝,所有這些活,都是投資的我們幾家出人一起做的,前面很多活,都是男的去做,後面剝皮和晾曬、捆紮女的也可以,每天都是按人按天給算工,過後分錢的。
剝下的皮,略微曬一下,就可以打捆了,然後湊夠了一定的數量,就可以拉著送造紙廠去換錢,我們北面那個縣,就有個造紙廠,大約距離六七十里的樣子,來回就得一天差不多。
去了皮的桑條,可以賣給附近的村民,用來編筐、簍子、糞筐、也有的編成籬笆,當院牆或者放在房頂上盛帶骨頭的玉米。
我記得有一次,把選好的細條子,賣給了縣裡的外貿局,他們找能工巧匠編一些帶花樣的東西,用來出口的。
我們那個時代,很少有人關注孩子的學習,很典型的就是孩子揹著書包出去了,就是上學了,到點回來了,那是放學了。
我的父母也是如此,還好我不逃課,而且願意學習,但是從來沒人問我你考多少分啊,排多少名啊這類的問題,包括做老師的二叔也是如此。
不過二叔會把以前初二、初三年級的語文課本給我看,也會把他手寫的古文摘抄給我看,那是一本十六開紙的厚厚的本子,不過我的語文成績也只是上等,到不了出類拔萃,或者做不到鳳毛麟角。
我的代數和幾何成績還是不錯的,班裡前三還是能做到的,因此老鄒老師比較喜歡我,每次老師批評課代表的時候,都會捎帶著表揚劉清民和我,還有鄒玉玲。因此有人說老師偏心,就喜歡鄒家莊的人,老鄒老師根本不在意別人的議論。
我的物理課的表現,在班裡算中等偏上吧,不突出的好,也不特別的不好,等後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