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公元前206年是西漢年間嗎 > 第75章 《削藩策》

第75章 《削藩策》(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隻手遮天之玩轉朝堂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兩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現代城我有一座時空之城三國:起死回生,諸侯的噩夢大周夜天子安王戎馬三十載大秦:古代修仙世子無雙:紈絝敗家子三國之寰宇天下無冕之成王敗寇殷朝新政志魂穿司馬遹,地獄開局東漢之楚國崛起開局化神境:陪著少夫人去充軍重生野生時代挽明:努爾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做則天女皇的男寵女帝今天要搶親

不親自入朝的行為。使者回答說,“吳王最初裝病,被朝廷發覺後,見皇上逼得很急,更加不敢來到京城,唯恐會被皇上所殺,出於無奈這才進一步裝病不出。希望皇上能夠捨棄前嫌,給他重新做人的機會。”

漢文帝知道使者所言屬實,也擔心逼迫過甚會導致諸侯叛亂,這才釋放了那些被扣押的吳國使者,釋放他們返回吳國,並賜予吳王劉濞倚幾和手杖,准許吳王終生不再來朝。劉濞得以脫罪後,這才放棄謀反,不過也因此而輕視於朝廷,認為朝廷也顧忌自己的實力。

經過此事,劉啟不僅明白了諸侯王的強大,而且也使得他與諸侯王,尤其是吳王劉濞的矛盾變得難以調和。

因此,劉啟自即位以來,先是於景帝二年(前155年)三月封皇子劉德為河間王、劉閼為臨江王、劉餘為淮陽王、劉非為汝南王、劉彭祖為廣川王、劉發為長沙王(此前因第五代吳氏長沙王吳差死後無子,長沙國已被廢除),以此來增強自己一脈的實力,同時也極為關注諸侯王的動向,防止諸侯王趁皇位交接之機生亂。

作為皇帝的近臣,晁錯自然也清楚漢景帝與諸侯王之間的矛盾,再加上他一直致力於削藩,因此在漢景帝二年(前155年)升任御史大夫後不久,便上疏《削藩策》,向漢景帝陳述了諸侯的罪過,“昔日高帝初定天下,兄弟少、諸子弱,因而大封同姓,齊國七十餘城,楚國四十餘城,吳國五十餘城,又分封庶子為王,使得諸侯王佔據天下大半。吳王因為世子被殺與朝廷早有嫌隙,因而詐病不朝,按照古法已然當誅。文帝不忍處罰宗室,因此只是略有懲戒,然而吳王卻不改過自新,以致日益驕縱,不僅以銅山鑄錢、煮海水產鹽,更是憑藉財富招攬天下亡命之徒,意圖謀逆作亂。臣建議,可收回諸侯國旁郡,削減其封地。”

早在漢文帝晚年時,晁錯便曾上書朝廷請求削藩,但漢文帝鑑於形勢並未採納,如今晁錯在明知漢景帝與諸侯王存在的矛盾的情況下重提削藩,為的就是希望漢景帝能夠採納自己的意見。

如果能夠順利削藩,漢景帝自然樂見其成,可擁有獨立財權、軍權、治權的諸侯王,會主動接受朝廷的削藩政策嗎?顯然不可能。雖然此時單個諸侯國已經無法對朝廷造成威脅,但削藩策卻極可能造成諸侯國聯手對抗朝廷的局面,屆時朝廷又該如何應對呢?

正是出於這方面的擔心,面對晁錯提出的削藩建議,漢景帝始終難以做出決斷,只好將晁錯的《削藩策》交由公卿、徹侯和宗室集體討論。

當時,由於漢景帝寵信晁錯,對於他提出的《削藩策》,沒人敢於反對,只有外戚竇嬰堅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這個皮球便又重新被踢回了漢景帝手裡,而竇嬰和晁錯也因此結怨。

晁錯在《削藩策》中指出,“如今削藩吳王要反,不削藩他還是要反。如果削藩,他在倉促之下謀反,禍害反而較小;如果不削藩,等到他已經準備妥當後再謀反,反而禍害更大。”

雖說晁錯這番言論不無道理,但此時朝廷同樣毫無準備,能否迅速平定削藩帶來的叛亂,漢景帝的心裡也沒有底,如果不能迅速平叛,導致天下長期陷入戰亂,漢景帝自己必將成為歷史的罪人。

經過慎重考慮,漢景帝最終還是決定暫時壓下《削藩策》。不過,漢景帝同時也明白,削藩遲早都要實行,因此他雖然壓下了《削藩策》,但卻開始圍繞削藩之事進行暗中佈置,準備等到朝廷做足準備之後,再予以施行。

不久後,漢景帝派遣使者前往各諸侯國,暗中與各諸侯國丞相聯絡,瞭解各個諸侯國的國力、軍備等實際情況,以及這些諸侯王對朝廷的態度,衡量他們反叛的可能性。經過數月查訪,朝廷對於各個諸侯國的情況總算有所瞭解,而各諸侯國的丞相則紛紛堅稱,自己所在的諸侯國並無反叛跡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四合院我有一個未婚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