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公元前206年是西漢年間嗎 > 第100章 推恩令

第100章 推恩令(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隻手遮天之玩轉朝堂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張良!兩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現代城我有一座時空之城三國:起死回生,諸侯的噩夢大周夜天子安王戎馬三十載大秦:古代修仙世子無雙:紈絝敗家子三國之寰宇天下無冕之成王敗寇殷朝新政志魂穿司馬遹,地獄開局東漢之楚國崛起開局化神境:陪著少夫人去充軍重生野生時代挽明:努爾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做則天女皇的男寵女帝今天要搶親

難以制服,已非一世,侵犯城邑劫掠人畜,這是他們求生的方式,天性本就如此。在虞、廈殷、周統治時期,便始終不對匈奴徵收貢賦、實施監督,甚至將他們視為禽獸,不當做人來看待。陛下何不遵從虞、夏、殷、周的傳統,反而要沿用近代的失誤呢?”

嚴安也上書說,“以前,秦始皇躊躇滿志、貪得無厭,想要向外展示武力,派蒙恬率兵北伐匈奴,又派屠睢南征百越,以至於秦朝兵禍接連不斷,十餘年間,成年男子皆在當兵打仗,成年女子轉運糧餉,百姓生活悲慘、難有活路。等到秦始皇駕崩,天下立即反叛,秦朝因此而亡,這便是窮兵黷武的禍害啊。現在,朝廷既要征服西夷地區,誘使夜郎入朝稱臣,又要降服羌人和僰人,攻取薉州,建築城邑,進軍匈奴腹地,燒燬匈奴龍城。雖然大臣們都稱讚這些行動和計劃,但這也只能讓主持其事的大臣們得到好處,對於國家卻沒有任何益處。”

徐樂同樣反對對匈奴作戰,上書說道,“臣聞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古今皆是如此。何謂‘土崩’?秦朝末年便是了。陳涉既非千乘之尊,又無尺土封地,也不是王公貴人、名門望族之後,沒有百姓們的讚譽,也不像孔子、曾子、墨子那樣賢德,更沒有像陶朱公和猗頓那樣的財富。然而,起於窮鄉僻壤的他,振臂一呼,天下人便聞風響應,這是什麼原因呢?不過是因為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亂而政不修罷了。這三項,便是陳涉用來起事的資本,這便是土崩了。

何謂‘瓦解’?吳、楚、齊、趙的舉兵叛亂便是了。七國之主圖謀叛亂,他們都號稱是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聲威足以控制封地全境,財力足以獎勵屬下官吏百姓,結果反而慘遭兵敗被俘,這是什麼原因呢?並非是權輕於匹夫而兵弱於陳涉,只是因為彼時先帝之德尚未衰減,而百姓又民心思定,諸侯這才難以得到封地以外的援助,這便是瓦解了。

所以說天下最大的禍害在於土崩,而不在於瓦解。這乃是關係到國家安危的關鍵,賢明的君主應當留意觀察才是。”

主父偃、嚴安、徐樂三人雖然在對待匈奴的問題上,與漢武帝意見相左,但他們卻並非見識淺薄之人,單純的為了反對而反對,而是認為作為君王,應該重於內政而輕於征戰,建議漢武帝先行解決國記憶體在的各種問題,例如主父偃的奏章之中一共談到了九項事務,反對出兵匈奴只是其中一項罷了,其餘八項則全部是關於律令的建議;又如嚴安,他雖然也反對接連對外出兵,但同樣指出了國內百姓奢靡、豪強巧取豪奪等問題;再如徐樂,他認為國內連年歉收,百姓生活困苦,如果還要負擔邊境戰爭,恐怕國家就要陷入“土崩”境地了。

因此,漢武帝雖然沒有采納他們的意見,仍然堅持出兵奪回了河南地,但同時對他們三人的才能卻十分欣賞,全都予以了重用,將他們任命為了郎中。尤其是主父偃,在此後的一年中,因為屢次陳說政事都能切中要害,竟然先後獲得了四次晉升。

漢武帝畢竟不是無道昏君,在對匈奴用兵的同時,對於幾人奏疏中提到的內政問題,漢武帝同樣極為重視。

在出兵奪回河南地,使得北部防線日趨穩固,再加上匈奴軍臣單于身患重病,無力繼續南下侵擾,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漢朝北部邊境再無戰事,因此漢武帝便沒有繼續選擇向北用兵,轉而重新投入到了內政的治理當中。

元朔二年(前128年)冬,就在衛青出兵奪取河南地之際,主父偃針對諸侯國的問題上書說道,“古代諸侯國封地不過方圓百里,朝廷強而地方弱,因此易於控制。如今的諸侯國卻動輒坐擁數十城,封地方圓千里,朝廷控制寬鬆時,他們便驕橫奢侈,做出淫亂之事;朝廷控制嚴密,他們又會聯合起來反叛朝廷;如果以法令來分割削弱他們,則會產生叛亂的苗頭。此前晁錯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四合院我有一個未婚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