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皇權相權之爭(第3/4 頁)
的大臣太多,便將周勃請到無人的僻靜處,這才說道,“丞相可知功高蓋主之危?”見周勃不解,袁盎繼續說道,“丞相如今地位、權勢已達頂點,雖然人人敬畏,但又何嘗不為皇帝所忌憚?如今不知收斂,日後必成大禍。”說罷,也不管周勃是否聽懂,轉身離去。
袁盎此舉看似在毀謗周勃,但實際上卻是在保護周勃,趁著周勃還未犯下大錯,趁著皇帝對周勃還沒有起殺心,先明確君臣地位,讓周勃有敬畏之感,以免陷入不可挽救的局面。
周勃的政治頭腦雖然不如陳平等人,但他混跡官場多年,豈能沒有一點覺悟,被袁盎這一點撥,他如何還能不明白其中的關鍵。明白了袁盎用心的周勃,自然不再生氣,甚至在心中對其頗為感激。
自此之後,周勃再也不敢憑功自傲,其他大臣們有樣學樣,見位極人臣的周勃尚且如此,對於漢文帝便也越來越敬畏。
與此同時,漢文帝還透過廢除連坐法,賞賜天下無妻、無夫、無父、無子的窮困人,以及年過八十的老人,不滿九歲的孤兒等手段來收取民心,從而使他很快贏得了百姓的愛戴。
透過一系列的手段,漢文帝的地位日益穩固,而他自己也漸漸熟悉了治國事務。直到此時,漢文帝這才開始著手解決功勳老臣權勢過大的問題。
漢文帝元年(前179年)八月的一次朝會上,漢文帝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突然問右丞相周勃道,“全國一年內判決多少案件?”
周勃不知該如何回答,連忙謝罪。
漢文帝又問,“那麼全國每年的錢穀收入有多少?”
周勃仍然不知道,只得再次謝罪,緊張和慚愧之下,急得汗流浹背。
漢文帝又以相同的問題詢問左丞相陳平,陳平回答道,“這些事務都有專門負責的主管官員。”
漢文帝挑了挑眉頭,又問,“那麼主管官員都是誰?”
陳平回答道,“陛下如果問刑獄之事,應該問廷尉;如果要了解錢穀收支,則應該問治粟內史。”
漢文帝聽罷,便有些意味深長的說道,“既然各項事務都有主管官員,那麼你又是負責什麼呢?”
陳平謝罪道,“微臣誠惶誠恐!陛下不知我才智低劣,使我勉強擔任宰相的職位。宰相一職,對上輔佐天子調理陰陽,順應四時,對下養育萬物適時生長,對外鎮撫四夷和諸侯,對內愛護團結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司其職。”
漢文帝對於這個回答很滿意,對其大為稱讚。
散朝之後,周勃攔住陳平,埋怨道,“您怎麼不教我該如何應答?”
陳平看了周勃一眼,說道,“您身居相位,難道不知道丞相的職責嗎?如果陛下問起長安城中的盜賊數量,您又該怎麼回答,難道真的要去一個個數嗎?”
周勃自然不如陳平那般圓滑,一時間還沒有搞清楚事情的癥結到底在哪裡,還以為真的是自己失責。實際上,這不過是漢文帝借題發揮,在敲打他和陳平罷了,陳平雖然看出了劉恆的心思,但這種話自然沒有辦法明說。
待到眾人散去,一邊沉思一邊行路的周勃漸漸落於人後。這時,一位同樣看出漢文帝心思的官員,見到左右無人,便湊到周勃身邊,對其說道,“丞相,您誅滅呂氏,扶立代王為帝,威名震動天下。如今您接受朝廷厚賞,擔任地位尊崇的右相,時間一長,恐怕將要大禍臨頭啊。”
周勃聞言,略一思索,這才明白皇帝的意思,原來不是因為自己失責,而是自己的相權威脅到了皇權啊。
為此,周勃不久後親自向漢文帝謝罪請辭,漢文帝意味深長的看著周勃,點頭同意了他的請求。周勃請辭之後,陳平雖然獨任丞相,但早已明白皇帝心思的他,又怎敢大權獨攬,再加上年事已高,便也逐漸退出了朝堂,整日深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