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韓信攻齊(第3/4 頁)
光則向西逃向東郡的城陽。
對於韓信,齊王田廣也是早有耳聞,他知道僅憑齊國的兵馬很難抵抗,於是逃至高密後,便立即派人向楚求救。
韓信則兵分兩路,一路由曹參率領平定濟北郡,確保漢軍退路安全,另一路則由自己和灌嬰統領,向東進軍追擊齊王田廣。
項羽得知韓信攻入齊地後也是大驚,趙國的陷落就已經讓楚軍陷入了極為不利的局面,如果齊國再落入劉邦手中,漢軍將從西、北、東三面對自己形成包圍之勢,到時自己必然會陷入處處設防卻又處處受制的不利局面。
因此,即便齊國此前背叛過自己,但出於戰局的考慮,項羽還是決定出兵救齊。可問題在於,派誰去救呢?此前自己兩次率軍東返,結果兩次皆被劉邦抓住機會在滎陽發動反攻,有了前兩次的前車之鑑,項羽哪裡還敢再輕易離開滎陽前線。
思來想去,項羽最終決定以項佗為大將、龍且為裨將、周蘭為亞將,統兵二十萬救援齊國。
項佗、龍且接到命令,立即在西楚境內徵調軍隊,然後率兵自楚地北上,於高密與田廣軍隊會合後,屯兵於濰河東岸,韓信則屯兵於濰河西岸。不久後,平定了濟北郡著、漯陰、平原、鬲、盧等地的曹參亦趕來與韓信會合,雙方隔河對峙。
當時,有人向龍且建議說,“漢軍遠離國土,失利後無處可逃,因此作戰必然全力以赴,鋒芒銳不可當。齊楚兩軍於本土作戰,士兵即便戰敗也可歸家,因而極容易逃散。因此,不如深溝高壘、堅守不出,讓齊王派親信大臣去安撫已經淪陷的城邑,這些城邑的官員和百姓知道齊王還在,且楚軍已經前來救援,必然會反叛漢軍,如此一來漢軍便失去了糧草供給,到時我們便可迫使他們不戰而降。”
龍且卻道,“我瞭解韓信,他並不難對付。更何況,如今救援齊國,如果不戰而使韓信投降,我還有什麼功勞?如果戰勝韓信,說不定齊國一半的領土都會封給我,為什麼不打?”
韓信也知道,客場作戰不能久持,必須速戰速決,但渡河硬拼數倍於己的敵人,顯然不是個明智的選擇,於是他便又使出了誘敵深入那招。
韓信先是派人連夜趕製了一萬多個口袋,裝滿沙土後堵住了濰河上游,待到水位下降後,便帶著一半軍隊渡河進攻齊楚聯軍,雙方交戰不久,韓信率領漢軍佯裝敗退,撒丫子便往濰河西岸跑,龍且哪裡肯放過這種機會,立即率領大軍渡河追擊。
韓信準確估算了時間,就在漢軍全部渡河退回西岸,而齊楚聯軍半渡之際,上游漢軍突然挖開堵河的口袋,河水瞬間暴漲,洪水洶湧而下,大量聯軍士兵被河水沖走,正在渡河的齊楚大軍更是被河水攔腰切斷,韓信見狀率軍猛攻,已經渡河的齊楚聯軍大敗,龍且亦被灌嬰斬殺,而河東岸尚未渡河的齊王田廣和聯軍士兵見狀,頓時四散而逃。
待到洪水退去,韓信命各路漢軍分兵追擊,其中曹參率軍東進,於即墨大敗並斬殺齊將田既,田廣亦在逃亡後不久被殺;灌嬰則一路向西北追擊齊將田吸,最終於千乘將其斬殺,之後灌嬰又率軍南下攻打駐守博陽的田橫,田橫得知田廣已死,遂自立為齊王,率兵北上迎戰,結果在嬴縣被擊敗,田橫只得逃亡梁地,投奔了彭越。
至此,淮河以北的諸侯,要麼被滅,要麼歸附劉邦,漢軍已經從西部和北部對項羽形成了半包圍,如今仍在觀望的便只剩下了臨江王共尉(其父共敖已於同年七月去世)和衡山王吳芮,張良於是建議由自己前去勸說兩位諸侯王歸降。
在張良的勸說下,臨江王共尉雖然仍舊保持中立,但衡山王吳芮卻就此改擁劉邦,並派麾下將領、越王無疆次子蹄的六世孫騶搖和越王勾踐的後裔無諸率兵北上,跟隨劉邦對楚作戰。
如此一來,項羽雖然佔據著西楚和九江廣袤的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