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西漢是公元前202還是公元前206 > 第84章 周亞夫的悲劇

第84章 周亞夫的悲劇(第2/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立生一生重生大唐之逆襲風雲三國之龍逆天下最毒七皇子,開局迎娶女殺神我只想當廢物王爺,你偏來惹我?大明:我崇禎絕不上吊一穿就成絕世高手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熟讀歷史知識玩轉古代世界功高震主,女帝逼我叛國投敵重生:掠奪詞條,宋徽宗是我爹原始大陸漂流記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速戰三國之劉備烈火南明二十年耶穌基督後期教之傳奇國運:華夏養士五千載史上最慘三國開局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頭鷹掠九天

,而並非出於對周亞夫的寵信。

可惜的是,周亞夫仍然沒有看出皇帝對自己的疏遠,此後兩件事的發生,更是徹底讓他陷入了嚴重的政治危機。

彼時,皇后王娡憑藉著自己的聰明狡黠,不僅深得漢景帝的寵愛,在竇太后面前同樣極為受寵。一天,竇太后在與漢景帝的閒聊中說道,“皇后的哥哥王信可以封侯了。”

西漢由於沿用秦朝的“軍功爵制”,一直以來都延續著“無功不封侯”的鐵律,因此漢景帝聞言不免有些遲疑,推辭道,“當初南皮侯、彰武侯在世時,先帝都沒有給他們封侯,直到我即位之後才賜封,王信現在怎麼能封侯呢?”當初,竇長君、竇廣國作為竇太后的兄弟,漢文帝雖然賜予了他們田地宅院,但卻並未給兩人封侯,直到漢景帝即位以後,才分別封竇長君之子竇彭祖和竇太后之弟竇廣國為南皮侯和彰武侯。

漢景帝的意思再明白不過,您的兄弟都沒有在生前封侯,又何況是王娡的兄弟呢?

漢景帝本想以竇太后兄弟之事,來說服竇太后放棄封王信為侯的提議,但竇太后卻說,“君王們都是按照各自當時面臨的情況行事罷了,我哥哥竇長君在世時不能封侯,死後他的兒子反倒封侯了,我常常因為此事而覺得對不起兄長,所以皇上還是封王信為侯吧!”竇太后的意思是,漢文帝當初之所以不封自己的兄弟為侯,乃是因為周亞夫、灌嬰等功勳老臣的反對,如今漢景帝你自己大權在握,還有什麼顧及的。

漢景帝拗不過母親,只好應承下來,表示自己會和丞相商議的。之後,漢景帝找來周亞夫,就封侯之事詢問他的意見,周亞夫想也不想的便回答道,“當初高皇帝規定‘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如今王信雖然是皇后的哥哥,但卻寸功未立,怎麼能違背高帝的規矩呢?”

周亞夫這番言論雖然在理,而且也符合漢景帝的本意,但他說話的語氣,卻讓漢景帝感覺到十分不舒服,更讓竇太后和王皇后都對其極為忌恨。

漢景帝中元三年(前148年)冬,匈奴部落酋長於軍、隆強、徐盧、僕黥、範代、邯鄲、賜等七人率部歸降。

西漢立國以來,從漢高祖劉邦開始,面對匈奴的強大威脅,漢朝長期以和親的方式來換取和平,從而確保了漢匈關係的基本緩和。直到漢文帝時中行說投降匈奴,漢匈關係才一度緊張,尤其是後元六年(前158年)匈奴的大舉入侵,漢匈關係跌至冰點,不僅漢王朝每年送給匈奴的財物中止,就連漢匈之間的關市也一度中斷,直到漢景帝即位之後,才重新修復漢匈關係,漢景帝先是於漢景帝元年(前156年)派時任御史大夫的陶青至代郡與匈奴談判,雙方重新恢復和親關係,後因匈奴在“七國之亂”中的異動,漢景帝又於漢景帝五年(前152年)遣公主嫁匈奴單于,再度拉近雙方的關係。

對於長期以屈辱和親來籠絡匈奴的漢王朝來說,于軍、徐盧等人的這次歸降,無疑是西漢立國以來的一次較大的外交勝利,朝野上下歡欣鼓舞,無人不將此視為王朝聲威遠播的結果。漢景帝更是有意利用此事大做文章,他不惜打破“非有功不得侯”的祖制,意圖透過封七人為侯的方式,吸引匈奴其他部落酋長來降。

然而,漢景帝這種違背祖制的做法,卻再次遭到了以丞相周亞夫為首的一班大臣的反對,周亞夫說道,“如果把這些背叛自己國家的人封侯,那我們以後如何懲處那些難以守節的大臣呢?”

周亞夫這番話從道德角度而言,貌似義正詞嚴、冠冕堂皇,但卻不免迂闊。要知道,就在七人歸降之前,匈奴於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二月攻入燕地,漢匈關係再度緊張起來,此時冊封這七人為侯,明顯利大於弊,而身為丞相的周亞夫卻一味堅守大義,以此與皇帝唱反調,豈不可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太祖實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