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鴻門宴(第3/5 頁)
,乃是為了防備其他賊人進出,防止有人先於項將軍入關而已。我是日日夜夜盼望項將軍的到來啊,哪裡敢有異心呢?卻沒想到會惹得項將軍發怒,還請您跟項將軍解釋一番。”
項伯見劉邦態度誠懇,而且他自己本就反對兩人交戰,若是劉邦肯低頭服軟,說不定真可化解這場衝突。想到此處,項伯便點頭應承了下來,並對劉邦說道,“此話我一定帶到,不過起不起作用可就不得而知了,明天還請沛公早點親自過來向項羽謝罪。”
見項伯答應,劉邦總算鬆了口氣,連忙舉酒敬奉,在劉邦的有意奉承下,兩人關係越發親近,猶如多年未見的老友一般,最後甚至互相約定結為親家,一時間賓主盡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項伯連夜趕回項羽軍營,將劉邦的話向項羽複述了一邊,趁機勸說道,“劉邦如果不率先攻破關中,你又怎會如此輕鬆入關?如今人家有了大功,卻去進攻他,這是不合道義的。不如趁他來拜會請罪時好好款待他一番吧”。
聽著項伯的轉述,項羽也在低頭思索。劉邦由於兵力處於下風,不願與項羽交戰,而項羽對於能否擊敗劉邦,實際上也沒有把握。
雖說如今項羽名義上統領著四十萬大軍,但其中真正隸屬於他自己的嫡系軍隊,不過是宋義曾率領的五六萬楚軍和蒲將軍、英布統率的兩萬軍隊,至於西進以來新擴充的軍隊,戰鬥力到底怎麼樣,實在不敢保證。至於其餘大部分軍隊,則都是各路諸侯的軍隊,他們是否願意追隨自己與劉邦作戰,還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即便諸侯聯軍願意服從自己的指揮,但在互不統屬的情況下,又到底能爆發出多少戰鬥力呢?
如此算來,自己的兵力優勢其實並不算太大,如果與劉邦開戰,即便最終能夠取勝,也必然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項羽之所以對劉邦生怒,除了張良分析的原因之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劉邦竟然不經過項羽的同意便想自立為王。在項羽看來,劉邦當年可是主動投靠項氏的,正是憑藉著項梁借給他的軍隊,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如今這種行為,明擺著就是背叛。
因此,在聽完劉邦的解釋後,從劉邦話語中透露出的意思來看,似乎並沒有越過自己稱王之心,項羽心中的怒火便也減弱了不少,便同意了項伯的建議,取消了攻打劉邦的命令,決定先看看明天劉邦前來謝罪的表現再說。
次日一早,劉邦便帶著一百多騎兵護衛來到了鴻門的項羽營前,項羽得知後親自出迎。
劉邦見到項羽,姿態放的極低,直接以臣子之禮相見,項羽見狀面色一喜,連忙請劉邦入內,哪裡還有半點生怒的樣子。
劉邦跟在項羽側後方,一邊走,一邊解釋道,“臣與將軍共同合力攻秦,將軍戰於河北,臣戰於河南,我自己也沒想到能先行入關破秦,在這裡又與將軍相見。現在因為小人的謠言,使得將軍對臣產生誤會,今日特來賠罪。”
項羽轉頭看了劉邦一眼,見其態度誠懇,且始終執臣子之禮,心中很是滿意,便擺了擺手說道,“這乃是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所說,如果不是這樣,我又豈會生氣?”
由於劉邦擺出一副願意以項羽為主的姿態,雙方的矛盾便也就此化解。畢竟,只要劉邦奉自己為主,即使其先入關中,也不過是相當於自己的部將罷了,如此自己豈不是能夠按照“先入關中者王之”的約定,名正言順的稱王自立?
想到此處,項羽心情大好,不僅沒有再對劉邦生怒,反而命人擺佈酒菜,親切的挽留劉邦留下宴飲。
宴會上,項羽、項伯面東而坐,亞父范增面南而坐,沛公劉邦面北而坐,張良則面西陪坐。由於矛盾已經化解,雙方的關係融洽了不少,宴會氣氛十分歡快,只有一人心中十分不滿,便是亞父范增。
范增早已看出劉邦不是池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