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節(第1/3 頁)
孟清和沒多話,提起茶壺,將茶水注入杯盞之中。
朱能剛剛在想什麼,他自然不好奇,但知道,好奇心殺死貓。貓有九條命,他只有一條,還是安分點好。
廂房裡陷入了沉默,成國公繼續喝茶,孟清和繼續寫信,不是寫給沈瑄,而是寫給遠在北疆的朱高燧。
說來也奇怪,在一般人看來,朱高燧的性格委實稱不上好,卻意外的和孟清和投緣。孟清和也感到奇怪,當他意識到時,已經和朱高燧拍著肩膀做朋友了。
難說這事是好是壞。
轉念一想,反正“宦官之友”,“錦衣衛幫兇”的大戳都蓋了,還有必要在乎世人的眼光嗎?
見孟清和提筆寫下殿下臺鑑字樣,開口問道:“賢弟和趙王殿下經常通訊?”
“也非經常。”孟清和寫完一頁,遞給朱能,“是為運送木材到北京一事。建造宮室總要收購木料,有趙王牽頭,南邊的這筆生意會做得更大。”
宮殿只是其一,天子遷都,北京的地價都要上漲,建築材料也會緊缺。畢竟皇帝不可能老哥一個跑北京待著去,朝廷六部,各司衙門,五軍都督府,五城兵馬司,護衛京城的官軍,遷往北京的家眷,全都算起來,北京肯定要進行大範圍改建,無異於一次造城運動。
皇帝要造宮殿居住,大臣也要起宅子安置家眷。
北京行部上了正軌,辦公場所卻一直相對簡陋,沈瑄鎮守北京時,多住在都司衙門,魏國公到北京練兵,乾脆就住在了軍營裡。
軍漢們可以湊合,士大夫和家眷們卻不能湊合。
文武品級,宗室勳貴,居家宅院,都要按規制建造起來。
單靠順天府內的資源絕對不夠,遼東的木材不適宜過度砍伐,從南邊運送木材,雖然有損耗,但走海運和漕運,透過天津衛屯貯運輸,不失為解決辦法。
“依下官的想法,可從安南採料,同時可發安南庶人修築自廣西和雲南通往安南東西都大路,更可在邊境設立更大的戶市。”
“修路?”
“對,修路。”孟清和拿起筆,在一張空白的宣紙上簡單畫出邊境輪廓,點出幾處重要關卡和安南兩都所在,在憑祥和涼山之間畫出一個圓圈,墨汁浸染,力透紙背。
面對這張簡陋到極致的輿圖,朱能先是眉頭緊皺,半晌,猛的一拍桌案,“善!”
孟清和笑了,他相信,朱能明白了修路背後的含義。
安南叢林密生,水網交織,明軍連戰連捷,連克東西兩都,已至木丸江。沿途所遇賊軍不足懼,艱難的路況卻是極大的問題。
沈瑄打勝仗是一定的,明軍攻陷安南也是必然。但是,打了勝仗,如何安排善後事宜,需要慎重考慮。
無論扶持陳氏上臺還是將安南納入大明版圖,這兩條路都必須修。
遇山開山,雨水搭橋。道成通途,他日安南再生亂,明朝發兵,數日可直抵國都。
“修路,開互市,都可發安南民夫。有大批役夫聚集,沿途定有商業興起。民夫不足,大軍俘虜的賊軍也有了用途。”見朱能瞪眼,孟清和咧嘴,“此地氣候合宜,水稻可一年三熟,開路之時可從當地圈劃購置良田,遷邊民種植。為防賊寇騷擾,當派遣軍隊駐紮,非為佔據安南土地,只為保護我大明之民。國公爺以為如何?”
朱能還能說什麼,只能點頭,“甚好。”
“下官有一不情之請,請國公爺應準。”
“賢弟只管說。”
“請國公爺將此事上奏天子。”
“我?”
朱能吃驚不小。此計若是成了,就是潑天的功勞,就這樣推給自己?
“正是。”孟清和笑道,“下官終究年輕才薄,於朝中並無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