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如何成為哥譚之王(第1/3 頁)
</dt>
這一部《蝙蝠俠:開戰時刻》,並不能完完全全說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的作品,裡面有太多《黑暗騎士歸來》的痕跡,整部電影受到弗蘭科-米勒漫畫的影響相對比較明顯。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開戰時刻》是克里斯托弗-諾蘭試手的作品。
即便羅南知道諾蘭版《蝙蝠俠》三部曲的發展情況,也不願意貿然改變《開戰時刻》。
因為現在的諾蘭不是創作《黑暗騎士》時的諾蘭,能力和經驗遠不如以後,諾蘭也需要《開戰時刻》來錘鍊自我,並且為自己和羅南贏得後面的話語權。
另外,有《蝙蝠俠與羅賓》慘敗的先例,華納兄弟和dc漫畫不可能讓這部影片偏離主流漫畫太遠,羅南在專案上面沒有絕對話語權,做的最多的是為克里斯托弗-諾蘭爭取創作空間,保證相對論娛樂的投資利益。
說到底,羅南和諾蘭必須透過一部成功的電影證明思路正確,後續才會有更大的自由度。
所以,第一部最大的主題,其實與《黑暗騎士歸來》類似,布魯斯-韋恩找回自我。
布魯斯-韋恩不是一個懦弱者,因為曾經的經歷,他痛恨犯罪,並且想要打擊犯罪,他這位哥譚市的天之驕子,更想要拯救自己的城市。
他最需要做的是找回自我,直面內心的恐懼。
人為什麼會跌倒?是因為要學習怎麼站起來。
在雪山之巔,布魯斯-韋恩歷經忍者大師嚴苛的訓練和心靈引導,曾經迷失的思想,漸漸找到了未來要走的路,恐懼帶給了他痛苦,恐懼也會帶給他力量,拯救哥譚市的力量。
“如果你能超越自我的極限,為了一個崇高的理想而全身心投入,他們就無法阻止你,你也將成為另一種人,一個傳奇。”
如何超越自我?那就要戰勝自我。如何戰勝自我?那就要戰勝自我的本能——恐懼。
“布魯斯,我們為什麼跌倒?這樣我們才能學會站起來。”
這是布魯斯-韋恩記得最清楚的父親說過的一句話,當他從一群尖叫著飛行盤旋的蝙蝠中站立起來的時候,他戰勝了自己的恐懼。
一個傳奇即將誕生。
就在地底洞穴中,布魯斯-韋恩在蝙蝠環繞中緩緩站起,他終於獲得了新生,他由恐懼化為了恐懼的代名詞——蝙蝠俠!
忍者大師與布魯斯-韋恩之間的分歧,更多的是源於理念上的區別,也可以說是意識形態上的差別,而意識形態問題,往往都是無法調和的矛盾,尤其是在對待哥譚這座墮落的城市上面。
忍者大師繼承了影武者聯盟的一貫宗旨,認為罪惡只能被消滅,秩序需要在此基礎上重建。
但布魯斯-韋恩認為哥譚市還有救,雖然他成為恐懼的化身,但並不是一個執法者,更不會代表任何人或者勢力,隨意去處理那些罪犯。
蝙蝠俠也由此形成了一個基本原則——不殺人。
這一原則可以抑制布魯斯-韋恩由憤怒和恐懼轉化而來的力量,從而限制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暴力問題,同樣也可以成為一種禁錮。
本片的終極反派就是蝙蝠俠的老師忍者大師,蝙蝠俠的格鬥技術皆由他傳授,是當初忍者大師並不知道布魯斯-韋恩具有多麼堅定的信念和不可動搖的良知,這一點從韋恩堅決拒絕斬首農夫就可以得知。
面對自己的原則以及想要毀滅哥譚市的忍者大師,布魯斯-韋恩選擇既不殺也不救,任憑這位影武者聯盟的首領隨著軌道車一起墜落。
在片尾,蝙蝠俠在屋頂和戈登警長對話,人們已經重新看到了希望,哥譚市有了復甦的跡象,但是犯罪並沒有被根除,正義和邪惡仍將繼續戰鬥。
蝙蝠俠展開斗篷,飛翔在哥譚市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