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趙構登基(第1/2 頁)
大金國滅了汴京的大宋王朝。
如果不是大金將帥們,覺得趙構不像大宋的皇子,直接把他順便帶到北方去,那就沒有後來的南宋王朝了。
趙構靠著從小習武,和他練就的力氣,特別是在他為質期間,居然有人不聽趙桓旨意,悄然發起了對金營的偷襲。
偌大的大宋王朝,流落於民間的,也就剩下了哲宗的孟皇后,和趙佶的九皇子趙構。
金人走後,汴京城交給了張邦昌。張邦昌雖為降金名臣,等到金人遠離汴京,他竟然膽大妄為,悄然地聯絡了在尼姑庵裡清修的孟皇后。
張邦昌奉孟皇后為孟太后,這才有了孟太后授意趙構,繼承大宋大統的事情。
張邦昌在金人的協助下,將大宋王朝改朝換代,他作為金人在南方的代言人,為大楚國的皇帝。
得知趙構在應天府立國,張邦昌無比興奮,懇請趙構回到汴京,他自己甘願做左相。
自從金人把趙佶和趙桓,以及大宋王朝的一干朝臣全都帶走後,勤王之師,多彙集到了大宋唯一的承襲者趙構的身邊。
趙構在大金的金營裡呆過,他親眼目睹過金人的強悍,儘管張邦昌一再央求,趙構心中明白,張邦昌幕後的老闆,畢竟是大金國。
趙構不但沒有回汴京,他甚至覺得,應天府待著都心裡不夠踏實。
畢竟,這一路逃跑,著實不易啊。他覺得,能夠替大宋守住這唯一的血脈,做得最正確的,便是逃跑。
當初在相州,他握著兵馬,趙桓屢屢派人前去,望他看在手足之情上,發兵救援汴京。
手下諸將,也都眼巴巴地希望趙構,可以出兵,宗澤當時就提出,只需要將所有的軍隊,開到澶淵,切斷金人的歸途。
遠道而來的金人,歸路和糧道都被切斷,大軍只得倉皇撤出汴京,那自然就會解汴京之圍。
趙構心裡明白著,自己真要是帶兵,解了汴京之圍,頂多也就混個救駕有功,被封個什麼兵馬大元帥。
在汴京危急的時候,他曾經和心腹說起自己的一個夢境,說趙桓在夢中,非要把他的皇袍帶著他趙構穿上。
要知道,在當時那可是要被殺頭的。
他那樣說,無非是想試探,那些心腹會不會支援他當皇帝。
當時宗澤一派,力主救駕,將主力帶到黃河邊上,借天險與金軍決一死戰。
黃潛善和汪伯彥,卻是覺得,眼下康王手裡,也就那麼幾個兵,真要去救汴京,那可就成了抱薪救火。
再說,把汴京救下來得什麼好呢,頂多就是護住了趙桓的江山,趙佶繼續當他的太上皇,那也就沒你康王什麼事了。
趙構身邊的謀臣,汪伯彥和黃潛善的意思,留住皇家的唯一血脈,比起去救那汴京要好很多。
經過一番謀劃,這才有了把那一天天叫囂著,要去攻打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的宗澤,派往澶淵。
那就可以造成一個假象,似乎康王趙構也在那黃河邊上。康王呢,便可以悄然地退往山東,然後再圖東山再起。
趙佶和趙桓被帶往了金國北方,國不可一日無君,趙構便被身邊的將帥重臣們推舉,出面執掌天下。
得了廢后孟太后的旨意,趙構似乎也就成了大宋名正言順的君王了。
趙構能夠當上皇帝,自然對黃潛善和汪伯彥都心存感激,如果不是他倆相勸,興許自己已經成了汴京的炮灰。
因而,趙構封黃潛善為中書侍郎,封汪伯彥為同知樞密院事,這兩人便是趙構身邊,力主與金求和的代表。
趙構畢竟還得重用一批人,在關鍵的時刻可以替自己擋住金軍。
當時李綱在主戰派當中,聲望相當高,於是趙構任用李綱為右相,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