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劉鄩(四)(第1/2 頁)
到了八月,末帝朱友貞對劉鄩的期望與憂慮達到了頂點。他深知,邊疆的穩定關乎國家的安危,河朔各州的淪陷不僅意味著領土的喪失,更將帶來無盡的戰亂與困頓。於是,他鄭重其事地給劉鄩下了一道詔書,將邊疆的事務全權託付給了他。
詔書中,末帝的語氣既充滿了對劉鄩的信任,也透露出對當前局勢的深深憂慮。他提到,軍隊已經退保到黃河以北,士氣低落,鬥志消沉。而東面的諸侯紛紛上奏,倉儲已經耗盡,運輸不足,服役的人還經常被敵軍俘虜。這些情況讓末帝日夜憂慮,心懷恐懼。他希望劉鄩能夠與國家同休共慼,好好謀劃對策,抓住敵人兵力不多的機會,及時消滅他們,以減輕國家的負擔,不辜負先人的期望。
劉鄩接到詔書後,深感責任重大。他回奏說,自己深受國家的恩典,忝居邊疆要職,怎麼敢不枕戈待旦,竭誠盡忠呢?他向末帝闡述了自己的戰略計劃:原本打算向西攻取太原,切斷敵人的退路,然後再向東收復鎮州和冀州,使敵人像連雞一樣相互牽制。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剛剛出兵就遇到了連續的大雨,資糧耗盡,軍士病倒。在這種情況下,他擔心倉促之間難以統率軍隊,於是詢問了部眾的意見,他們都想回家。
劉鄩告訴末帝,他每次行軍駐紮時,都會設定犄角之勢以防不測,並打算斷絕敵人的糧道,佔據臨清。但剛到宗城時,周陽五就突然率軍趕到,騎兵賓士突擊,變化莫測。他只好率領大軍退守莘縣,深挖溝壑,高築城牆,犒賞士兵,訓練軍隊,日夜戒備以待敵軍的進攻。經過偵察,他發現敵人的營壘兵力極多,而且樓煩的人都能騎善射,是最強勁的敵人,不可輕舉妄動。
劉鄩強調,他並非坐視國家遭受患難而不救,而是深知戰爭非同兒戲,必須審時度勢,靈活應變。他對國家的忠誠天地可鑑,只希望能得到合適的時機和策略,為國家排憂解難。
然而,末帝對劉鄩的回覆並不滿意。他再次派遣使者詢問劉鄩決勝的策略時,劉鄩回答說:“我沒有什麼奇謀妙計,但如果能給每個士兵提供十斛糧食的話,糧食耗盡之時就是擊敗敵人之時。”這句話讓末帝大為惱火。他責備劉鄩說:“你囤積糧食是為了解決飢餓問題還是為了打敗敵人?”在末帝看來,劉鄩的回答顯得既消極又無能。
憤怒之下,末帝派遣中使督戰,意圖迫使劉鄩採取行動。面對這一壓力,劉鄩召集各位將領商議對策。他深知,皇上深居宮中不瞭解軍事,與那些沒有經驗的人一起謀劃事情,最終只會敗壞大事。因此,他向將領們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大將出徵在外,君主的命令有時可以不接受。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不能預先謀劃好一切。”
劉鄩進一步分析說:“現在我估計敵人的情況,我們不可輕舉妄動。他們的兵力強大,騎射精湛,我們如果盲目出擊,只會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各位再好好考慮一下。”然而,當時諸將都主張出戰,認為只有主動出擊才能打破僵局。劉鄩雖然心中不滿,但並未直接反駁。
過了幾天後,劉鄩又召集諸將坐在軍門前。他給每人倒了一杯河水,然後命令他們喝下去。眾將不明白他的用意,有的喝了,有的推辭不喝。劉鄩見狀說道:“這麼一小杯水都難以喝下去,那滔滔的河流,又怎麼能喝得盡呢?同理,敵人兵強馬壯,我們如果盲目出擊,只會像喝這杯水一樣,無法消耗他們的實力。我們應該耐心等待時機,尋找合適的戰略突破口。”
劉鄩的這番話讓眾將恍然大悟。他們開始意識到,戰爭並非簡單的拼殺與衝鋒,而是需要智慧與策略的較量。劉鄩的沉穩與睿智讓他們深感敬佩,也讓他們對未來的戰鬥充滿了信心。
又過了幾天,劉鄩終於等到了合適的時機。他率領一萬多人逼近鎮州、定州的軍營。由於劉鄩的軍隊突然到來,敵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