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武道神通(第1/4 頁)
【養精,練精,養氣,練氣,存神,養神,練神】
李陽所參悟的武道修行之中,在精與氣階段乃至養神階段,都需要不宜學習過多武術,而是要把一門武術練精練深,等到養神完成後練神卡住的時候再學習其它武學,觸類旁通才有益修行。
不過李陽自然沒有這個瓶頸,他已經練神成功,修行出了太極拳之太極神意,自然可以去修行其它武功來增強自身的武道手段。
道法,佛法,以及現在所參悟的武道,都是有別於仙法,魔法,基因武術的額外道路,每一條修行路都能增加他的底蘊,自然學習的要多多益善。
所以,他並不嫌麻煩,甚至有將天下武道凡是有價值的都學習一遍的念頭。
學完了【太極拳】這門武功,他緊跟著就開始著手修行起了【形意拳】
形意拳,又稱行意拳,華夏傳統拳術之一。
形意拳的創始年代及其源流,眾說紛紜,無確鑿的史料可資佐證,主要的說法有三種:起源一:傳說是達摩老祖所創。達摩系天竺(印度的古稱)高僧,他來到中國傳授佛經,於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而後寺內曾出過不少技藝高超的武僧,後人因慕其名而將達摩認做形意拳的始祖。
另因有一詩人為了紀念達摩傳經的精神,作《詠達摩》一詩,詩中寫道:“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練功夫,要從紙上求佛法,筆尖蘸幹洞庭湖”。這個心意被認為指的是形意拳即心意拳。
起源二:說形意拳是岳飛所創。在一本佚名的古拳譜序中寫道:“當武穆童子時,受業於名師,精通槍法,脫槍當拳,自立一法,以教將佐,名日藝(意)拳,神妙莫測,蓋古來未有之技也。王以後金、元、明數代,鮮有其技,獨我姬公,名際可,字隆豐者(黃新民的《姬際可生平初探》一文考證為“龍峰”)。生於明末清初(據黃新民考證姬際可生於明朝的萬曆年問,卒於清朝的康熙年問),為蒲東諸馮人氏(即今Sx省永濟縣),訪名師於終南山,遇異人,得嶽武穆王拳譜,揣練數載,盡悟其奧妙,後授餘師曹繼武先生於秋蒲(今安徽省),無人不知其勇,先生學武十有二年,技勇大成,……”。
這一段拳譜的序言是寫在清朝乾隆十五年歲次、庚午荷月,由戴龍邦序於河南洛陽馬學禮書屋,從上述序言中及師傳口授中都說到形意拳是岳飛所創的。但1982年黃新民為考證形意拳的起源,專程由安徽來山西永濟縣尊村做了一番調查,在他寫的《形意拳起源考》一書中析:“從史籍來看,沒有岳飛編拳的記載。”並且從岳飛生平分析其沒有時間編纂此拳法。
起源三:說形意拳是姬際可所創。據清朝雍正年拳譜《心意拳原委考》《拳論質疑序》中記述:姬龍鳳家居均村,精於槍法,但他想到一旦手無兵刃時,遇有不測將難以自衛,於是參照槍法,創造了心意拳。
據孫祿堂在《形意拳學》“自序”中所述:“餘嘗聞吾師雲,形意拳創自達摩祖師,名為內徑。至宋嶽武穆王發明後,元明兩代因無書籍幾乎失傳。當明末清初之際,有蒲東諸馮人姬公先生諱際可、字隆風,武藝高超,經歷有年,適終南山得嶽武穆王拳譜數編,融會其精微奧妙,後傳授曹繼武先生。曹先生即康熙癸酉科武試聯捷三元,供職陝西靖遠總鎮者是也。”
說法有三,但廣泛認可的最初創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濟市)姬際可(1602年—1680年)。
而孫祿堂便是形意拳名聲赫赫的宗師高手,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聖,武神,萬能手,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稱,在那個年代更是被軍閥邀請擔當武宣,由此可見武功造詣。
除孫祿堂外,形意拳還有半步崩拳打天下的郭雲深等宗師皆是鼎鼎大名。
三大內家拳:太極,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