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多爾袞皇父攝政王(第1/2 頁)
這樣一個亂糟糟的天下,讓多爾袞大出意外,姚天王那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正好遠處發洩,那麼滿清開國正好是他治國理政的試驗田。
回京城後,他召見了多鐸、嶽樂、尼堪、博洛和勒克德渾等人,研究天下穩定之策。這些人都是馬上打天下的主,哪裡知道這治國之策啊,最後不得不徵求范文程和洪承疇的意見,這二人給出固民,復耕、墾荒、屯田、輕稅等政策,多爾袞審定後,印發各地實施。
一是固民為本,令各州府縣清查耕種情況,但凡有主之土,無論原漢民之地還是勳貴們的圈佔之地,只要當季不耕種,那麼就由官府收,統一交戶部,重新分配,這項命令,確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滿清勳貴們收起了提籠架鳥,惹事生非的行徑,到處搶人去耕種土地,實在不行,就得到鄰近家去借奴隸,也得將土地種上,要不然朝廷就收走了。
二是頒佈耕者有其田之令,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嚮明朝貴族們開刀,取消各地明藩王和勳貴佔有的土地,給予原種田之人,令其耕種,並且減輕了納糧,各地百姓大為擁護。
三是開墾荒地,招民開荒作為地方官考核的重要依據,甚至對貧民開荒實行幫助,政府資助耕牛、種子。為了保證墾荒的進行,對於墾荒有困難的農戶,由地方政府在耕牛、種子、口糧上給以資助。資助辦法是借貸,或春借秋還,或分期歸還,次年交完一半,三年照數完納。
四是襲用明代舊有民屯、軍屯之法,大力推行屯田,其實這樣的制度直到後世一直在用,比如陝西西安、鳳翔二府規定民屯,“每頃給牛具銀五兩,每畝谷種七合,計銀一分四厘。每頃人工四名,給銀八錢八分,均動支庫項。”
五是實行減免稅收的政策,既然東北消停了,蒙古也消停了,便取消了遼餉、剿餉、練餉等,加之清朝統治集團本來要數就不多,在明稅的基礎上,大幅度的刪減,幾乎減少了一半,百姓的負擔大大地減輕了。
五是放寬了手工業者的經營限制,對糧食、紡織、釀酒、農具、傢俱,運輸和印刷等行業鬆綁,允許擴大規模,允許多種經營,有利於手工業的發展。
六是一定程度上保護工商業,統一了度量衡,允許錢莊和典當行業的發展,鼓勵開礦,這個甚至比安民軍還要早。
總之,多爾袞實行的一系列政策,在整個中國封建王朝中,都是比較清明有見地的,華北地區、江南地區、西北地區的局勢漸漸穩定了下來,清朝統治區的耕地達到了3億畝,人口超過了千萬。京城周邊地區的土地終於算是種上了,雖然稍微晚一點,不過對收成影響不大。到了秋後,直隸倒是取得了大豐收,殘留下來的民眾生活水平在漸漸提升,北方地區清朝廷的統治還是趨向於穩定。
南明和其它割據政權統治的地區除了李定國控制的範圍外,都存在稅收過重,納糧太高,治安不穩等問題,不少百姓悄悄地向清朝統治區遷移,多爾袞樂見其成。
不過由於鄭成功等在臺灣海峽的抗清活動,多爾袞被迫實行了海禁和遷海等政策,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還有潮州、思明等地,靠近海洋最肥沃的土地沒有利用起來,也禁錮了中國人的海權意識,主要是姚天王認為自己對現代已足夠了解,沒必要再搞什麼貿易了。
但是這一系列命令也帶來了一些壞處,八旗子弟們不願意從徵了,誰都怕自己去流血流汗,多爾袞兄弟在家分田分地,或者自己在外面流血流汗,到了冬天,田裡沒有收成,一家人就得捱餓。不過帝國的蒸蒸日上,也讓多爾袞暫時忘卻了西南一域的失敗,很快傳來了吳三桂進攻四川受阻的訊息,多爾袞也不在意,至少吳三桂阻止了安民軍向北進攻,穩住了關中和中原的局勢。
人口增加,農業發展,工商業漸漸恢復,多爾袞志得意滿,滿清貴族日益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