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放棄皇宮進基地(第1/3 頁)
陸肖看著眼前的大火,轉身朝著櫻花國皇宮走去,看著路上一輛輛疾馳而過的警車和消防車,陸肖露出淡淡的微笑,好戲才剛剛開始。
櫻花國皇宮又稱皇居,是櫻花國天皇及家眷居住的宮殿,是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由德川幕府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修築。這一處佔地平方米的櫻花國傳統建築,它有綠色的瓦頂、白色的牆壁和茶褐色的銅柱。其中正殿是整個宮殿的中心,皇室的主要活動和外交禮儀都在正殿的“松之閣”舉行,長和殿是天皇接受群眾朝賀的地方,豐明殿內有大宴會場,常御殿為天皇內宮。皇居門前由正門石橋和正門鐵橋組成的就是著名的二重橋,是觀賞皇居和拍照的最佳位置。此外,宮內還有花陰亭、觀瀑亭、霜錦亭、茶室、皇靈殿、寶殿、神殿、舊御府圖書館等等。
皇居隱藏在鬱鬱蔥蔥的樹林和庭園的深處,周圍有護城河環繞。皇居的內宮平常不開放遊覽,每年只在新年和天皇誕辰日當天對外開放。通常所說的“參觀皇居”是指遊覽皇居外圍,包括皇居外苑、皇居東御苑及北之丸公園。
隔著護城河,夜色中的櫻花國皇宮,籠罩在一片靜謐又神秘的氛圍之中。皇宮內的建築輪廓在夜色裡若隱若現,傳統的日式屋頂有著獨特的坡面造型,庭院中的樹木鬱鬱蔥蔥,皇宮警察巡邏的身影穿梭其間,偶爾傳來微弱的輕聲,
這裡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安保也是相當的嚴密。皇宮及其周邊區域配備了先進的監控系統,包括攝像頭、感測器等裝置,能夠實時監測人員和物體的活動情況,及時發現異常行為和潛在威脅,以便安保人員迅速做出反應。同時建立了高效的通訊網路和預警系統,確保安保人員之間能夠及時、準確地傳遞資訊,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協調各方力量進行應對。安保人員會對皇宮及其周邊區域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邏。
沿著街道漫步走向皇宮的半藏門,這裡是距離皇宮的吹上御苑最近的位置,陸肖之所以來到這裡是因為這裡有兩樣國寶:
其一是北京人頭蓋骨化石,1929年冬天,考古學家開始在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挖掘,發現了距今約60萬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頭蓋骨,定名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頭蓋骨,後正式名稱為“中國猿人北京種”,科學上常稱之為“北京直立人”,屬舊石器時代。1941年,北京人頭蓋骨被移交給即將離開北京撤回美國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同年12月5日,該部隊所乘火車駛往秦皇島,但由於隨後珍珠港事件爆發,日本軍隊俘虜了北京、天津等處的美國兵,北京人頭蓋骨從此下落不明。傳言就在櫻花國皇宮之中。
其二是中華唐鴻臚井刻石,唐代石刻。
唐鴻臚井碑本是一塊重逾九噸,單體十多立方米的駝形天然頑石。公元713年,唐玄宗遣鴻臚卿崔忻從長安前往遼東,冊封靺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714年夏天,使命完成後,崔忻原路返回長安,路經都裡鎮(今旅順),為紀念這次冊封盛事,於黃金山下鑿井兩口,史稱鴻臚井、刻石一塊,永為證驗。
刻石文字共29字,分3行自上而下自右向左書寫:敕持節宣勞靺羯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做為渤海歸入大唐版圖的歷史見證,史稱唐鴻臚井刻石。
1895年,清朝將領劉含芳修建四柱石亭(唐碑亭)護衛刻石,並在崔忻題刻左側加刻小字:此石在金州旅順海口黃金山陰其大如駝唐開元二年一千一百八十二年其井已湮其石尚存光緒乙末年冬前任山東登萊青兵備道貴池劉含芳作石亭覆之並記。
1908年,日本軍隊在日俄戰爭中將刻石及護衛亭作為戰利品掠走,藏於日本皇宮至今?。這是鴉片戰爭以來我國被掠奪到海外分量最重、體積最大、最為珍貴的國寶級文物。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