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老人。(第1/2 頁)
隨後,這位民兵隊長也是想到。
趙建軍家裡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現在變得成熟了,也是挺正常的。
此時的趙建軍也是上前打招呼。
“好久不見了,王哥。”
趙建軍也是和他們打著招呼,雖然他們這個村子叫做趙家村,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姓趙,反而姓趙的人在趙家村並不是特別多,只佔了1\/10左右。
之所以這邊叫趙家村,是因為沿用了古代的名字,從明朝的時候,這邊的地理位置一直都是叫趙家村。
當時這邊的地方有一個趙姓的大戶,這邊很多的土地都是對方的,所以這邊久而久之就叫趙家村,然後一直沿用了下來。
打完招呼之後,趙建軍邁著輕快的步伐緩緩地走進了村莊。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眼前那條蜿蜒曲折、熟悉無比的鄉村小路上。這條小路承載著他童年無數美好的回憶,每一塊石板似乎都在訴說著曾經發生在這裡的故事。
走著走著,趙建軍來到了村口。那裡矗立著一座略顯破舊但依然莊重的石牌樓。這座石牌樓彷彿是一個沉默的守護者,見證著村子的興衰變遷和歲月的流轉。
它身上佈滿了斑駁的痕跡,每一道刻痕都像是歲月留下的印記,透露出濃厚的歷史氣息。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座石牌樓竟是從明朝時期傳承至今。歷經數百年的風雨洗禮,它依舊屹立不倒。
牌樓上依稀可見“趙家村”三個大字,但與如今通用的簡體字有所不同,這些字是繁體書寫而成的。
儘管現代社會的教育體系以教授簡體字為主,大多數人並沒有系統學習過繁體字,但憑藉著對漢字結構的瞭解以及上下文語境的輔助,即便未曾專門學習,人們也能夠大致辨認出這些繁體字所表達的意思。
趙建軍的老家在村靠近東邊的位置,一個坡度比較高的地方。
所以他進了村口之後,徑直向東走,沿路上也是碰到了好幾個老人。
這些老人們雖然年紀大了,眼睛也不大中用了,但是還是能一眼認出來,趙建軍回來了。
“建軍啊,回來拜年啦...”
這些老人們看著拿著蛇皮袋,走過來的趙建軍,那都是樂呵呵的和他打招呼。
畢竟趙建之前一家可是他們村裡面少有的有城市工人家庭。
這些老人們當然是清楚的。在這樣的小村子裡,一個工人的家庭,那可是讓人人人羨慕的事情。
趙建軍也是欣然的和這些老人們打著招呼。
村裡的一些年輕人看到了趙建軍回來之後,也是熱情的寒暄著。
雖然趙建軍家裡出了這樣的事情,但是現在已經接班之後,現在是一名光榮的工人了。
所以大家對於趙建軍他們也是相當的羨慕,因為他有機會可以在城市裡面生活,在工廠裡面上班。
不像是他們在鄉下一年到頭都是掙著工分,一年到頭的根本就掙不到什麼錢。
就像是秦淮茹的表妹秦京茹,他為了一張車票來到城裡,可是攢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可以買到一張票。
這足以說明,農村裡的生活確實和城市相當的不同,光是物質條件上就是差多了。
城市裡面最起碼還有各種各樣的票據,一些新鮮的東西還是可以買到的,農村裡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的生活。
想要買一些東西,還得去城鎮裡面買。
所以有些人對於城市裡的生活,那些人也是非常的嚮往的。
和他們打完招呼後。
趙建軍邁著輕快的步伐,終於來到了那間無比熟悉的屋子前。這裡,承載著他無數美好的回憶,因為這是他親愛的爺爺奶奶的家。
呈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