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收編遼東老卒(第1/3 頁)
便對著人群大聲喊道:“你們中,有沒有會識字的,有的話,趕緊出來,本官將會有重用。”
古代讀書其實是一件非常高昂的消費,絕大部分人都是沒有上過學的,家境比較好的,往往也不過是隻讀幾年私塾,會認識一些簡單的字就罷。
只有家境非常好的或許的確是有天賦的才會有進一步學習的機會。
李俊業自然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他還是抱著聊勝於無的希望,喊了一聲。
誰料還真被李俊業找到了,只見人群中,有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人,有氣無力的從人群中走出。
“你叫什麼名字,家住何方,可曾取得功名,家中可有何人?”
李俊業這一連問,看似簡單,其實問的是非常的有技巧,尤其是最後兩句,問功名可以判斷整個人的水平,問家人情況,可以分析判斷出這個人暫時的處境,進而推斷他的忠誠度。
中年男人,先是上前行了一禮,然後禮貌的道:“回大人的話,小人叫做柯大治,乃是遼東清河人士,曾經僥倖取得貢生,家中老小盡被建奴屠盡,只剩老朽和小女流落道此,然女兒不幸走失,老朽也不知在何處。”
回想起往事,柯大治情不自禁的慼慼地哭了起來。
貢生,介於秀才和舉人之間,其實就是舉人的副榜,但其功名其實還是秀才,不過貢生從國子監畢業之後,理論上就可以做官了,但是秀才是無法做官的。
李俊業的這活,秀才就夠了,來了貢生其實也是大材小用,李俊業自然是相當的滿意。
“大壯,起來,這活讓他來幹。”
在李俊業一直的叮囑下,劉大壯方才戀戀不捨的離開了桌子。
劉大壯心裡那個懊恨啊!難得一次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就這樣被李俊業給扼殺了。
為了這些流民之間,不私下搞些小動作,李俊業還是讓劉大壯親自盤問資訊,柯大治只不過是代行筆錄罷了。
柯大治先是將劉大壯之前登記的人,重新造冊,然後才和劉大壯一起合作。
有了柯大治的幫忙,劉大壯的效率就快多,不消一炷香的時間一百多號人,就已經悉數登記完畢,。
“俊哥兒,這兒居然還有個人做過哨總,還是騎營的哨官。”
劉大壯突然像是發現了寶藏一樣的驚喜,開心的大聲朝李俊業喊道。
明朝軍制非常的混亂,分為衛所制和營兵制,明中後期衛所崩壞,實際戰鬥主要是營兵為主,衛所兵主要承擔的是後勤、後方駐防之類的輔助性工作,但是營兵也會從衛所中挑。
營兵無論是地位還是待遇都是高於衛所兵的。
明朝營兵編制各有不同,一哨人數也不等,甚至三十到一百五十人都有。
總之,一般情況下,哨官比總旗要大。
李俊業循聲望去,卻見劉大壯說的人,就是流民中為首的那個褐衣男子。
李俊業便來了興趣,找到他前面問道:“你到底是什麼人?”
褐衣男子道:“在下錢奮,乃是昔日何可綱何都督麾下馬營哨官。”
經過和他短暫的交流之下,李俊業終於知道這個錢奮的經歷,提到這個錢奮,不得不提何可綱,何可綱乃是明末抗清名將。
當初和祖大壽一起守大淩河城的時候,糧盡援絕,祖大壽和諸將都欲降清,只有何可綱執意不肯,最後被祖大壽架出城外,當著清軍的面殺害。
祖大壽這樣殺何可綱,頗有點向清軍表誠意,納投名狀的味道。
史書記載何可綱臨死前,“顏色不改,亦不發一言,含笑而死。”
何可綱死後,祖大壽帶著大淩河城將士順利的降清,至於他又逃了回來這是後話,不過降來逃去,祖大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