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六章 揣摩上意(第1/2 頁)
第119章 揣摩上意
賈瓊沒有留意到隆慶帝的審視目光,他在一心一意的思考題目。
殿試成績直接決定了入朝後的起跑線在哪裡,這一場他勢在必得!
歷來殿試問對,考生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直抒胸臆的,他們不考慮皇帝的喜好,自己心中怎麼想,筆下就怎麼寫。
第二類就是揣摩上意的,他們按照皇上的想法來發揮,把自己包裝成皇帝的忠實擁護者。
第一類考生髮揮的往往會更好,因為能直抒胸臆,寫出來的文章酣暢淋漓,常有佳作誕生。
但是這樣也存在很大的風險,要是寫出的文章正好符合皇帝的心意那一切好說,往往可以破格拔高。
不乏有會試成績排名靠後的,卻直接被拔高到一甲的例子。
但若是這文章寫的與皇帝的心意相左,那可就不好說了。
有些皇帝性情溫和大度,不會太計較這些。
定好了調子,這文章就好寫了。
盛嘉賓奇道:“哦,莫非左大人也看過我這門生的武俠小說?”
那排名恐怕不但不會高,還要被壓低。
在世人眼中,隆慶帝的性情算是比較好的,雖然行事謹慎嚴厲,卻很少用嚴刑峻法,對臣子也算比較寬仁。
畢竟連題目都是皇帝現場出的,所以這監考只是做做樣子。
賈瓊很容易就能揣摩到隆慶帝的心思,他心裡存了變法的想法,但是礙於太上皇又不敢明說,只能在殿試上出題來試探了。
他在心中將文章反覆過了兩遍,做到胸有成竹,然後直接提筆寫到。
左益民被堵得啞口無言,哼了一聲不再說話。
然後就列舉各代明主、昏君的例子,著重說了勤政的重要性。
跪坐著寫文章時間久了可不好受,許多人趁這個時間稍作休息。
因為隆慶帝還要顧及著重華宮那邊的想法,要是高取這種文章,那不是明擺著說老子要變法,太上皇靠邊站嗎。
所以他還是打算走第二種路線,揣摩著上意來寫,這個事情他也提醒過他的同窗們。
漢、唐、宋所以不逮者,庸非創之者其法有未善,而守之者其功有未至歟。
沒有哪個皇帝,會把狀元給跟自己唱反調的學子。
賈瓊一時間文思泉湧,很快就在心裡打好了一篇腹稿。
隆慶帝現在應該還沒有這個膽子,他出這題只是在試探,可能也是想為變法儲備人才。
致治之道存乎法,保治之道存乎勤。
祖宗的法度很好,我要努力效法,但是時間長了怕有不太合適的地方了,你們來說說看我應該怎麼辦。
而興滯補弊,則勤之實爾。
則祖宗之法有不難守,天下之治有不難保矣!臣之幸也!宗社之福也!天下萬世無疆之休也!
但是又確確實實表明了支援變法的態度,絕對是隆慶帝最想看到的文章。
鼓動百姓好勇鬥狠,打打殺殺,終歸是不好。”
但若是遇到性情不那麼好的,那麼狀元的水平,也有可能直接被打落到孫山之位。
盛嘉賓淡淡道:“左大人執掌刑部,難道就是靠聽說來斷案的嗎?”
可能見文章寫得好,即使不符合自己的想法也不會給太低的名次。
他越寫越順暢,漸漸陷入物我兩忘之境。
以後他入朝做了官,就別寫那些江湖故事了。
伏願陛下以成王為法,以玄宗為戒,以臣之言為不欺,慎終如始,不敢逸豫。
賈瓊這一篇策論洋洋灑灑數千言,先說了創業者必須立法,而守業者必須勤勉,時時修正前代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