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古代足球與現代足球的起源(第1/2 頁)
作為當今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單項體育盛會,世界盃從1930年第一屆開始至剛剛結束的卡達世界盃已經走過了90餘年的歷程。
那麼有朋友一定想知道世界盃是在什麼背景下誕生的?現代足球又是什麼時候開始的?足球是起源於我們中國嗎?幾十年前的世界盃賽事又是怎樣的?中國又是從何時開始參加世界盃的?中國男足過去在世界盃外圍賽上的表現如何?
接下來便讓我們從頭慢慢聊起……
足球是一項以腳為主,控制和支配球,兩支球隊按照一定規則在同一塊長方形球場上互相進行進攻、防守對抗的體育運動專案。
足球運動因對抗性強、戰術多變、參與人數多等特點,被稱為“世界第一大體育運動”,而現代足球的最高組織機構則是國際足球聯合會。
據史料記載,“古代足球”的起源有兩個源頭,一是起源於中國的“蹴鞠”,另一個是起源於古希蠟、古羅馬的“哈巴斯托姆”。
早在漢代時,“蹴鞠”就是訓練士兵的一種手段,甚至還為此制定了較為完備的規則。
如:專門設定了球場,規定為東西方向的長方形,兩端各設六個對稱的“鞠域”也稱“鞠室”,各由一人把守。
場地四周設有圍牆。比賽分為兩隊,互有攻守,以踢進對方鞠室的次數來決定勝負。
“蹴鞠”經過漢代的初步流行,在唐宋時期,蹴鞠活動達到高潮,甚至出現了按照場上位置分工的踢法。
唐代蹴鞠已有多種方式,有比賽巔球次數的“打鞠”,有場地中間掛網、類似網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參與拼搶的“躍鞠”。
還有了設立球門的比賽,這種方式每隊有一定人數和固定位置,規定隊員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動。
同時蹴鞠和佛教一起傳到了日本,日語及韓語中仍可見稱足球為“蹴球”的用法便是受到中國的影響。
南宋《武林舊事》曾列出了一篇名為“築球三十二人”的競賽時兩隊的上場名單及場上位置:
“左軍一十六人:球頭張俊、蹺球王憐、正挾朱選、頭挾施澤、左竿網丁詮、右竿網張林、散立胡椿等;右軍一十六人:球頭李正、蹺球朱珍、正挾朱選、副挾張寧、左竿網徐賓、右竿網王用、散立陳俊等”。
這被認為是歷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發名單”。
從春秋時期到元明時代,蹴鞠經歷了發展到高潮的過程,但到了清代,這項活動卻走入了衰落。
此外,據說希臘人和羅馬人在中世紀以前就已經玩一種足球遊戲。
他們在一個長方形場地上,將球放在中間的白線上,用腳把球踢滾到對方場地上,當時人們稱這種遊戲為“哈巴斯托姆”。
相較於“古代足球”,“現代足球”起源地則公認是在英國。
傳說在11世紀,英格蘭與丹麥之間有過一場戰爭。
戰爭結束後,英國人在清理戰爭廢墟時發現一個丹麥入侵者的頭骨。
出於憤恨,他們便用腳去踢這個頭骨,一群小孩見了便也來踢,不過他們發現頭骨踢起來腳痛,於是用牛膀胱吹氣來代替它——這就是現代足球的誕生。
現代足球在12世紀初的英國便開始有了足球賽。比賽是娛樂活動,每年兩次,一般在兩個城市之間舉行。
主持人把球往空中一拋,比賽就算開始。雙方就會一擁而上,大喊大叫,又踢又抱,哪一方能將球踢進對方的鬧市區,哪一方就算勝利。
如果球中途竄入居民屋裡,運動員們也就一窩蜂地衝進去亂打亂踢,常常把屋裡的東西砸得稀巴爛,而房主也只能自嘆倒黴。
若路上行人碰到球滾來,就會遭受一場飛來的橫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