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記者採訪老柴爆發(第1/2 頁)
“媽呀!照相機!” 一聲驚呼響起,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瞬間在人群中蕩起層層漣漪。
在座的大夥聽到這聲呼喊,無不挺起胸膛,眼神中流露出驚訝與好奇。
在這個通訊基本靠吼,走路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的年代,記者的出現,那簡直如同平地一聲驚雷,引起了一陣不小的轟動。
他們手中的照相機,彷彿是一把神奇的鑰匙,能夠開啟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讓人們得以窺見那些原本無法知曉的人和事。
在這個沒有電視機,收音機也只有極少數家庭才擁有的時代,人們瞭解新事物的重要途徑有兩個:
一是林場的大喇叭廣播,那激昂的聲音每天定時響起,將各種訊息傳遞到人們的耳中;
二就是報紙,林場宣傳部的報紙不管是哪一期,都會被人們無數次翻閱,每一個字、每一幅圖片都彷彿蘊含著無盡的奧秘。
甚至過了好久,農村還保留著用報紙來糊牆的習慣。需要什麼重要資訊時,人們就會站在炕上,仔細尋找有用的資料,就像某個小品裡黃宏老師表演的那般。
此時,記者們出現在這裡,兩個人身著樸素的服裝,眼神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們手中的照相機,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屬的光澤,就像是一件珍貴的寶物。
人們好奇地圍攏過來,眼中滿是興奮與期待。他們看著記者們的到來,彷彿在觀看一場精彩的表演。
“您好,我們是縣委機關報的。請問一下,這裡是有知青結婚,對吧?”
清脆而標準的播音腔,宛如一隻靈動的鳥兒突然飛進了這瀰漫著濃郁大碴子味兒的院子。
那聲音,瞬間打破了院子原有的寧靜,惹起一陣此起彼伏的驚呼。
站在門口抽菸的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驚得渾身一顫。
他瞪大了眼睛,慌亂地將手裡還冒著一縷青煙的菸頭狠狠踩滅。
接著,他手忙腳亂地拽過來同樣一臉懵逼的柴寶佳,那急切的模樣,就像在暴風雨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對對對!他…… 他…… 他是新郎,不是,新郎的岳父!” 說話的人緊張得舌頭都有些打結,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身姿挺拔的女記者站在那裡,齊耳短髮顯得格外利落,微笑著微微向前一步,輕聲說道:
“首先恭喜您。其次,作為我們綏縣第一對知青與本地青年結合的長輩,您有什麼要對全縣人民說的嗎?”
這一問,如同投入深潭的一塊巨石,在在場每個人的心中都激起了千層浪花。被採訪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因為這個時候,對於知青婚姻的報道基調主要是提倡晚婚。
那時,鄉村的小道上,田邊的麥垛旁,貧下中農們總是以樸實的話語積極教育插隊的知識青年,耐心勸導他們實行晚婚。
再一個好些知青是因為城裡解決不了工作崗位,加上家裡兄弟姐妹眾多。無奈之下,他們只能被迫下鄉插隊,踏上那未知的鄉村之路。
在他們的心中,始終懷揣著一個堅定的想法,那就是儘快回到從小生活長大的城市中去。
返城,一直是他們努力的終極目標,即便是到了七七年恢復高考,這些人都沒有放棄過那一絲希望的曙光。
他們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緊緊抓住每一個可能改變命運的機會。
至於知青結婚,直到七四年,隨著白啟嫻事件的發生,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聞媒體對知青婚姻的報道基調如同被一陣突如其來的春風吹拂,發生了巨大轉變。
關於知青婚姻政策的重心迅速由倡導晚婚轉向鼓勵知青在農村結婚。
然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