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麥子熟了(第1/3 頁)
麥收大致可以分為準備農具、打造麥場、收割麥子、拉入麥場晾曬、石磙碾壓、秸稈麥粒分離、麥粒揚塵、裝入口袋等八個步驟。
首先要準備的農具就是鐮刀,以及鐮刀的伴侶――磨刀石。把鐮刀磨得很鋒利,這樣割起麥子來速度又快又省勁。另外必備的農具是杈、鍁、耙子、口袋等。杈就是一根木棍的頂端分出三個杈,就像吃飯用的叉子的放大版。木鍁用來揚塵,翻麥粒以及裝袋。耙子是一種竹製的農具,最上頭是90度的彎頭,用來摟起散落在地裡的麥穗,或者在晾曬麥粒時,用來翻場。
此外,必備的農具還有架子車和石磙。架子車主要用來把收割好的麥子,從地裡運輸到麥場中,石磙是在牲畜的拖拽下轉動碾壓麥子。
準備好農具後,就要開始打造麥場了。麥場大多位於大片麥田的地頭,小的一百多平方,大的幾百平方。將這片土地硬化、磨光,以方便麥子的脫粒順利進行。
麥場打造好後,就開始收割麥子了,哪片麥子先熟了,就先收割哪片麥子。收割了的麥子不能一直躺在地裡,不然會發黴、發芽,需要用架子車一車一車的把麥子拉到麥場裡晾曬。首先,要用木杈把麥子從地上叉起來,輕輕地放到架子車上,然後慢慢地堆砌積累,一直到裝滿架子車,然後用繩子緊緊剎住,防止翻車。
一車一車的麥子拉入麥場後,就要平攤開來,鋪滿整個麥場,讓大太陽狠狠地曬一下,以方便脫粒。接下來就是用石磙碾壓,石磙就是一塊重達數百斤的圓柱形石頭,兩頭的圓心刻有一個凹槽,碾壓麥子的時候,外面套上一個木質框架,透過牲口拉動,在麥子上反覆轉圈碾壓,以達到脫粒的效果。
石磙反覆碾壓後,秸稈、麥穗和麥粒脫離開來。不過,為了脫粒效果更徹底,還需要用木杈把麥子翻過來,再重新進行碾壓,這叫“翻場”。翻場把另一面碾壓完後,就需要把麥秸和麥粒徹底分離了。這一次是用木杈把秸稈從麥場清走,放到一旁,為了防止丟失糧食,在叉起每一杈麥秸時,都要用力抖一抖,讓麥粒從秸稈的夾縫中落下來。
把麥秸清除乾淨後,麥場裡攤滿的就是脫落下來的麥粒了。這個時候,要先把麥粒用木鍁堆積到一塊,然後進行“揚場”,就是把麥粒堆裡夾雜著的很多坷垃、灰塵以及散碎的麥殼清除出來。“揚場”需要兩人互相配合,一個人負責用木鍁揚起麥粒,利用風力把塵土揚走,這是一項很有技術性以及節奏性的工作,必須要把握好風向和力度。另外一人用掃帚把揚塵後麥粒堆裡還有的雜物輕輕地掃出,掃雜物的人必須要配合揚塵的節奏而動,同時也要注意力度,不然會把麥粒也掃走。
最後就是裝袋了,一個人負責撐開口袋,另一個用木鍁負責裝填。不多時,癟癟的袋子就鼓脹起來了,立在了麥場的中間。
李智雲身體力行,與士兵們一起收割麥子。他彎下腰,弓著身子,左手抓住成熟的麥稈,右手把鐮刀深入到麥稈根部,然後用力一拉,只聽得呲啦一聲,麥子就被割掉了,接著左手抓住割掉的麥稈,輕輕地放到地上,然後重複以上的動作成百上千次……
一天下來,李智雲累得腰痠背疼,晚上睡得特別香,還做了一個夢。他夢見麥子收割完後,麥粒脫殼,被磨成了麵粉,做成了白麵饅頭。饅頭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他伸手抓起一隻饅頭,剛要張口去咬,卻被人叫醒了。
李智雲清醒過來,聽見叫喊聲是從帳篷外面傳來的,好像是英姑的聲音。他下了床,披著外衣走了出去。朦朧的月光下,只見英姑焦急不安地站在帳篷門口。英姑一看見他,便道:“王爺,鳳姐不見了!”
“不見了?”
“她一晚上都沒有回來,也不知去了哪裡。自打從南陽回來後,她的心情一直不好,不愛跟人說話,總是一個人想心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