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登基稱帝(求追讀)(第1/3 頁)
翌曰,清晨。
皇宮。
遠遠望去,那一座座深紅的宮殿像嵌在大地上一樣,琉璃瓦的重簷屋頂,朱漆門,同臺基,捆綁住了多少位歷代君王,引得王朝顛覆,百姓流離失所,天下改為他姓。
太和殿。
大殿的柱子都是由多根紅色巨柱支撐著,每個柱上都刻著一條迴旋盤繞、栩栩如生的金龍,分外壯觀,殿中寶頂上懸著一顆巨大的明月珠,熠熠生光,似明月一般。
從後殿走出,李景炎登上龍椅坐下,一旁的小太監小福子尖聲高喝:“陛下到,百官恭迎――”
文武百官深深的注視著彷彿佇立在九天之上的少年皇帝,撩起前擺,跪伏在地。
“吾皇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公卿、滿地甲士皆叩首,山呼萬歲,聲震皇城。
史官伏在案邊動筆如飛:歲旦年節,帝崩,二皇子,三皇子,逼宮謀反,四皇子天縱英才,平之,改元天武。
李景炎感受著山呼海嘯一般的“萬歲”聲,眼前的一切生靈都在他腳下叩首,只感覺有一股喧囂熱浪撲面而來,震撼人心。
李景炎眼神幽幽,長長的珠簾遮住了他的臉,他輕輕抬手,語氣低沉應答道:“諸卿平身!”
在這個世界,只有重要時節,才行跪拜禮,平時只需要躬身行禮便可以。
國不可一日無君,結束完登基大典的李景炎,端坐在龍椅上,垂珠之後,眯起一對鳳眼,喜怒不形於色的看著,白玉階下,一群身穿朝服的文武大臣肅立兩旁。
李景炎淡淡道:“二皇子,三皇子,逼宮謀反,弒君篡位,大逆不道,念及皇家血脈,子女一干人等貶為庶民,一眾將校級黨羽,滅三族。”
文武百官,漠然以對,弒君謀逆,這種事情,向來從嚴,從重懲處,三族可還行,總比滅九族好。
眾人眼角餘光默默地注視著少年皇帝,文武百官的心情是複雜的,心中有許許多多的念頭,有不解,有忌憚,等等,不一而足。
誰能想到最終登上帝位的會是在朝中毫無優勢的四皇子,也不知先帝怎麼想的,以隆慶帝對四皇子的過往來看,應該沒有讓四皇子繼承帝位的打算,接回四皇子的目地無非就是為了,制衡日漸脫離掌控的二皇子與三皇子一黨。
不過如今,朝中大事已定,四皇子佔據大義,也順理成章登臨了帝位,至於這一個個的未解之謎,只能事後再行探索,關內河北河南世家門閥,算是栽了個大大的跟頭,算是完了。
而且,面對少年天子,南方各地的實權藩王,會作何感想仍未可知,不過一想到,京城中那十萬白甲軍,眾人無不心神驚悚,如此強軍,到底是從哪徵召訓練出來的?
見無人反對,李景炎有些失望,不由得高聲道:“禮部尚書!”
“臣在!”
禮部尚書李元洪,八十六有,三朝元老,頭髮須白,滄桑的臉龐,不苟言笑,恭身出列。
李景炎道:“先帝驟崩,一應後事,還得老姚公主持,多勞累幾日,守喪過後,朕親率百官送老姚公,加封太師太傅,還鄉故里!”
“謝陛下!”禮部尚書李元洪默默的看了一眼少年天子,微微躬身道:“臣之本分!”
想不到自己幫助過的四皇子,最終能夠登臨帝位,實在令他唏噓不已。
李景炎掃視一眼文武百官,其中幾人忠,幾人奸,尤未可知,原身並未在燕國中長大,對於朝堂局勢,可以說是猶如一張白紙,現在完全是兩眼一摸黑,現在一動不如一靜。
便淡淡道:“其他一切事宜,國喪之後,再行定奪,退朝!”
“臣等告退,恭送陛下!”
兩天沒睡的文武百官,拖著疲憊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