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初入職場(第1/2 頁)
乾隆三十七年,咱們這位和紳大兄弟,那可是真夠幸運的,被一腳踹進了三等侍衛的行列,還給調到了個神秘部門——粘杆處。哎,說起這粘杆處,名字聽著挺玄乎,官稱叫做尚虞備用處,其實就是皇帝出行時的私人小分隊,由十個侍衛組成。他們幹啥呢?就是皇帝出門溜達時,跟在轎馬旁邊,撐傘、打燈籠,說白了就是幹些打雜的活兒,因此也被戲稱為“打執事兒的”。你想啊,這活兒一般都是那些五大三粗、身手不凡的武夫乾的,對吧?可偏偏咱們和珅兄,顏值爆表,才華橫溢,簡直就是侍衛堆裡的一股清流。這對於愛寫詩、愛題字的乾隆皇帝來說,那簡直就是眼前一亮,心裡頭那個樂呵啊!
要說乾隆皇帝怎麼注意到和珅的,那還得靠三件事兒。第一件事兒,有一次乾隆出遊,正玩得高興呢,突然有人來報,說是邊境那邊有個要犯越獄跑了。乾隆一聽,那火兒“蹭”一下就上來了,大聲吼道:“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這句話一出,周圍的侍衛們全都傻眼了,一個個跟木頭樁子似的,愣是一個字兒也蹦不出來。為啥?因為他們都是一群大老粗,哪知道這是啥意思啊!可就在這時,不遠處傳來了一個清脆的聲音:“典守者不得辭其責。”嘿,這不是咱們和紳兄嘛!他這一句話,不僅解了乾隆的圍,還讓自己在皇帝心裡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說,這算不算是緣分天註定,才華橫溢的和紳兄,就這樣走進了乾隆皇帝的視野裡?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出於《論語》中的《季氏將伐顓臾》,而“典守者不得辭其責。”則是出自宋朝理學大家朱熹對於《四書》的批註。由此可見,和珅對於歷朝歷代儒家經典作品是非常的瞭解和熟悉,而也正是這份學識與積累,讓和珅引得了乾隆皇帝的注意。於是皇帝特別高興直接升了和珅的官,成為了鑾儀衛總管。就是這樣一個轉瞬即逝的機會,就是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時機,卻就此成就了和珅,和珅也透過這件事情,開始平步青雲。還有一次,乾隆爺晚上讀《孟子》,和紳就在旁邊陪著。天色越來越暗,乾隆老爺子眼神兒也不太好使了,就喊和紳:“小和啊,快給我掌燈,這書上的字兒我都看不清了。”和紳一聽,那叫一個機靈,趕緊問:“皇上,您看到哪句了?”乾隆一說,和珅二話不說,直接把書上的註解全給背下來了:“皇上,奴才給您背吧!”說完,嘰裡呱啦地就把註解全背了一遍。乾隆一聽,那叫一個驚訝啊,心裡頭那個讚歎啊:“哎呀,這小子,真是個難得的人才!大清有福了!”
乾隆爺在深宮裡呆久了,覺得悶得慌,心血來潮想微服出訪,去民間瞅瞅老百姓咋過日子。於是,他點名和珅還有另外兩個侍衛,組成了“微服四人組”,乾隆爺搖身一變成了腰纏萬貫的富商大賈,和珅呢,就成了他的“富二代”兒子,那兩個侍衛則成了貼身保鏢加隨從,一行四人就這麼浩浩蕩蕩地上路了。這一路上啊,乾隆爺那是如魚得水,跟和珅聊得不亦樂乎。聊著聊著,乾隆爺突然話鋒一轉,問起了京城貿易的事兒:“小和啊,你說這京城現在貿易繁盛,到底是誰的功勞啊?”乾隆爺這話問得,那可是相當有水平,既像是在考校和珅,又像是在等對方誇自己。和珅一聽,那叫一個機靈,立刻回答道:“哎呀,爹啊,這京城可是天子腳下,當然是皇上天恩浩蕩,誰敢貪這個功啊?想當年唐朝興盛的時候,那首都長安也不過如此嘛!”和珅這話說得,既拍了乾隆爺的馬屁,又顯得自己挺有學問,簡直就是“情商與智商齊飛”。乾隆爺一聽,那叫一個滿意啊,心裡頭那個樂呵,就像吃了蜜糖一樣甜。他心想:“這小子,還真是會說話!看來我眼光沒錯,將來必成大器!”於是,四人繼續一路歡聲笑語,乾隆爺的微服出訪之旅,也因為有了和珅這個“活寶”兒子,而變得更加有趣和精彩了。
乾隆爺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