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丹書鐵券(第1/2 頁)
對於朱由崧等人宣揚的崇禎帝收回王公貴族封地、逐代遞減爵位繼承製度的暴行,特刊上也進行了詳細的講解說明。
根據報紙上的講解,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功臣,兩三代人之類,受到國家的特殊照顧、享受一些特權,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卻不能因此讓這些家族永久繼承爵位,千秋萬代的傳承下去。
因為,爵位不遞減的話,以後功臣會越來越多,擁有爵位的貴族會越來越多,享受特權的貴族也越來越多。
到了最後,最極端的情況就會出現,那就是全國各地到處都是貴族。這些貴族不事生產,當官有優先錄取的特權,經商更是有永久免稅的特權。如此,平民百姓如何出頭?國家稅收從哪裡來?
發展到最後,朝廷為了維持國家運轉,只能加重無免稅特權的老百姓的稅賦,最後將老百姓活活餓死。
因此,只有收回這些貴族的封地,逐代遞減他們的爵位等級,才能將王公貴族的數量控制在一個規模之類,不會加重普通老百姓的稅賦負擔。
報紙上用了一個最形象的比喻,如果現在的老百姓是一萬個人供養一個貴族,在總人口不變的情況下,以後貴族人口越來越多,變成9000個老百姓供養1000個貴族的話,供養比例變成9個人供養一個人,那老百姓的壓力有多大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這個比喻一出來,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崇禎皇帝為何要如此對待那些勳臣後裔。原來大家說崇禎皇帝摳門,不想支付貴族們的月俸了。現在才知道,大家都誤會皇上了,皇上是在為最廣大的老百姓考慮啊。
擁有爵位的貴族畢竟是少數,連黃道周、史可法這等中央大臣都沒有爵位,何況中下層官員和普通老百姓。因此,收回這些貴族的封地和逐代遞減他們的爵位,對絕大多數人毫無影響。
當解釋清楚了收回封地和逐代遞減爵位繼承製度的原因後,天下百姓都從心理上傾向了崇禎皇帝和朝廷。對那些叛亂的王公貴族,大家也不相信他們的胡言亂語了。
所謂崇禎帝的暴政,只是對那些被剝奪了利益的王公貴族而言。對普通老百姓,皇上可好得不能再好了。
崇禎皇帝到了南京的這兩年多時間,朝廷嚴懲貪官汙吏,免除了許多苛捐雜稅,讓江南各省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好過了很多。起碼已經很少聽說哪兒有人餓死、凍死了。這樣的好皇帝和朝廷,大家都要鼎力支援啊。
如此,雖然叛軍還沒有被剿滅完,但是那些叛亂的王公貴族卻已經不能再蠱惑附近的老百姓陪他們一起造反了。由此,將叛亂的範圍限制在一城一縣之內,就有利於朝廷軍隊的平叛工作。
叛軍被陸陸續續剿滅,崇禎十九年九月二十五日,最後一股叛軍,廣西省桂王朱由榔,也被南方防區總督張同敞派兵剿滅,朱由榔受傷被俘。
由此,歷史一個多月的江南各省王公貴族叛亂潮流,落下了帷幕。數十個叛亂的王公貴族,只有一兩家見機得早,捨車保帥,逃走了幾個主要人物,跑到北方去投奔李自成了。
但是,為了迅速逃離大明,他們沒帶兵、沒帶錢的,能不能得到李自成的待見,就要打一個大大的疑問號了。
在這次各大防區的平叛行動中,與大順兵部尚書李巖預計的不同,大明各大防區軍隊不僅沒有因為平叛工作耽誤訓練,反而以戰代訓,迅速提高了明軍官兵們對武器的認識和熟練程度。
而且,透過實戰,也讓官兵們掌握了在擁有步槍大炮等先進火器的情況下的戰略戰術,跟以前的冷兵器戰爭是有很多不同的。
李巖支援朱由崧等王公貴族叛亂,給大明江南各省內部製造內亂的計劃,不僅沒有造成大範圍的內亂,反而讓楊毅清楚了那些不穩定的王公貴族,還用實戰訓練了軍隊,這是李巖沒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