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石河謎案第3章(第1/2 頁)
經過三天三夜的艱苦奮戰,那原本波光粼粼、流淌不息的 4 萬立方米的石河終於被抽乾,曾經的河流變成了一塊平地,只留下一片乾涸的河床。
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河底遍佈淤泥,那些淤泥又厚又軟,就像一張張巨大的嘴巴,直接踩上去很有可能瞬間陷進去。
民警們沒有被這個新的難題嚇倒,他們迅速找來附近工地的複合板,小心翼翼地將複合板鋪在淤泥上,然後踩在上面一塊一塊地打撈淤泥。
這是一個緩慢而又需要耐心的過程,每一塊複合板的移動都要格外小心,每一次打撈都充滿期待。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民警們的不懈努力下,各種物品逐漸被打撈上岸。
鑰匙、鞋子、襪子、耳機、包包等女士用品被一一撈起,這些物品越來越多,堆在一起琳琅滿目,多到可以開個雜貨鋪了。
而在這些物品中,引起警方注意的是一張銀行卡。
這張銀行卡在陽光下反射出微弱的光芒,它之所以引起警方的關注。
並非因為裡面的錢,而是它可能承載著死者的身份資訊,可能揭開這起塵封已久的真相,成為開啟案件謎團的關鍵鑰匙。
經警方透過銀行系統仔細查詢,卡主名叫吳某,29 歲,是山東濱州人。
這個資訊就像黑暗中的一絲曙光,讓專案組看到了希望。
巧合的是,當警方調出吳某的證件照時,發現她身穿的上衣正是在行李箱裡發現的那件。
這一驚人的巧合幾乎可以確定死者就是吳某。
警方不敢有絲毫耽擱,火速趕到吳某的濱州老家。
那是一個寧靜的小村莊,當警車駛入村子時,打破了原有的平靜。
在吳某家中,警方見到了她的父母。
奇怪的是,吳某的父母聽到女兒遇害的訊息後,並沒有表現出想象中的悲痛欲絕。
他們的神情顯得很冷靜,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複雜的情緒。
在與民警交流的過程中,他們緩緩說道,女兒早在 2013 年就離婚了。
這件事在這個傳統的小村莊裡就像一顆重磅炸彈,讓他們在村裡飽受非議,一直抬不起頭來。
從那以後,吳某就選擇外出打工,想要逃離這個讓她有壓力的地方。
自那之後,雙方的聯絡就變得很少,逢年過節吳某也不回家,親情在時間和距離的作用下變得越來越淡。
若不是警方找上門來告知這一噩耗,他們甚至都不知道女兒已經遇害,在他們心裡,女兒就像一個熟悉的陌生人,漸行漸遠。
這一情況驗證了警方此前對於死者身份和人際關係的猜測。
據悉,吳某最後工作的工廠就在廣饒縣,而那個失去音訊、有著重大嫌疑的行李箱也是在廣饒縣被買走的。
這一系列的線索都指向一個方向——兇手很有可能是吳某的身邊人。
警方迅速來到吳某最後待過的工廠。
那是一個充滿工業氣息的地方,機器的轟鳴聲彷彿還在訴說著吳某在這裡工作的過往。
據吳某的舍友反映,吳某在 4 月 17 號毫無緣由地曠工了,自那之後就再也沒來過。
舍友們當時還覺得奇怪,猜測她是不是有什麼急事。
而且,吳某還是個社交小能手,性格開朗活潑,在工作期間先後交往了多任男友。
在這些男友當中,有一個名叫竇某強的男子引起了警方的高度注意。
經過深入調查,警方發現竇某強的老家恰好位於臨朐縣,這個地點與拋屍地點有著微妙的聯絡。
更可疑的是,竇某強在 4 月 17 號之後也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再也沒在工廠上過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