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宛洛之盟(第1/2 頁)
賀令嫻深感認同:“是啊。一方面在你身邊安插個臥底,正如從前玉美人那樣;另一方面在大祁朝廷掀起軒然大波,正如現在這樣。”
孟遇安已經從剛得知北燕欲送男和親的震驚中緩解過來,對這件事有了更深一層思考。
外交文書中稱,如果孟遇安有意,則雙方可以以此為契機繼續往下洽談。
孟遇安考慮之後,覺得如果現在自己立刻拒絕,那這談判也就僵住了,難保不讓邊境重現戰火。
“北燕既然捨得下臉面送個宗室男‘嫁給我’,那就再看看這獨孤太后接下來還有什麼招數吧。”孟遇安做出了決定。
孟遇安回覆了外交文書,但提出了新的條件:
她要獨孤太后親自面晤談判。
北燕朝中當即有一些人提出了反對,其中情緒最強烈的是宇文銳及:
“末將懇請太后,萬萬不可答應孟遇安的要求!她是個陰險狠毒之人,幾乎是殺人不眨眼,皇叔慕容愷就是如此命喪在她的槍下。她想與太后面談,焉知不是欲刺王殺駕!”
說著,他看向了身邊的謝凝之,拉他出來為自己背書:
“謝大人去年曾赴京口北固樓勸降孟遇安,也險些命喪她的手中,受了那樣重的傷,僥倖撿了一條命回來。”
謝凝之本不想多言,但被宇文銳及強行點名,只能勉強說兩句:“大將軍言之有理,請太后三思。”
獨孤太后沒有馬上表態,看向殿中煌煌諸臣,徐徐問道:
“其他愛卿以為如何?”
和宇文銳及一樣持反對意見的人又各自說了幾句,都是些差相彷彿的話,獨孤太后也沒聽進心裡去。
她注意到的是,有相當一部分朝臣一直維持著沉默觀望態度。
獨孤太后心中清朗如明鏡,當然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慕容鐸登基之初因為年紀太小,才讓獨孤太后臨朝稱制,代帝施令。她把持朝政五六年,慕容鐸也漸漸長大了,現在到了十一二歲的年紀,已經有不少朝臣開始上表要求她還政於帝。
今日緘口不言的朝臣,大多就是那些要求她還政的。
他們巴不得獨孤太后魯莽行事,要是真能趁此機會讓孟遇安刺王殺駕,倒省了日後費事政變奪權。
看出了眾朝臣心思的獨孤太后諱莫如深,雲淡風輕中即拍板決定:
“給南祁回信,就說朕求之不得,願與她相見。”
幾番溝通協商下來,燕祁會面的日子定在了三月份,而地點就在洛陽和宛城之間的堯山山麓的一處開闊平原地帶。
在赴會前半個月,獨孤太后即在宇文銳及率數萬大軍的護衛下,先從晉陽啟程奔波至洛陽,稍作休整後再前往宛洛之交。
孟遇安則離得近些,只帶了顧修之和一些隨從輕裝簡行從襄陽趕到宛城,直接調動宛城駐軍赴會。
兩國首腦相會事關重大,稍有不慎就會牽動國家命脈。
因此,孟遇安和獨孤晟提前彼此約定好,在山麓平原處設一桌薄席素宴,兩人均不披甲、不持械、不帶扈從,隨行大軍退避百步開外。
堯山在側,宛洛古道,三月鶯時,鸞鳳初會。
孟遇安見到獨孤太后的第一眼,便覺得她和自己想象中的樣子幾乎相同:
通身散發著王者的氣派,眼神中有掩蓋不住的尖銳鋒芒,看年紀也不超過三十歲,卻有洞察世事的自信和沉澱。
孟遇安並沒急著先開口,是獨孤太后率先說了第一句話:
“早聽說將軍年輕,卻不曾想你這樣年輕,竟是溢滿的少年氣,實在令朕欽羨。”
孟遇安道:“太后春秋鼎盛,何必欽羨於我。慕容鮮卑在太后的治理下蒸蒸日上,才真教我欽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