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教師要擁有“幾顆心”(第1/2 頁)
作為教師要擁有如下“幾顆心”,才能做好教育事業。
保持童心意味著我們不僅要能夠使用孩子們熟悉的語言和方式與他們溝通交流,例如透過講生動有趣的故事來傳授知識,避免直接生硬地灌輸理論,還要切實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言行舉止,絕對不能以高高在上的聖人或老學究的態度去教訓他們。
有些老師非常擅長與學生一起玩耍、參與他們的課餘活動,透過這些互動,他們可以與學生建立深厚的友誼,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從而更深入地瞭解他們、影響他們,並給予他們更好的教育。例如,特級教師李吉林就是一個非常善於從孩子的視角看世界的人,她的課堂總是充滿了童真和趣味,讓學生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仁愛心”,所謂仁者二人也,就是要把自己和他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關心他人的幸福生活,幫助他人解決困難問題。一個有仁愛之心的教師,不僅要有對學生的愛,還要有對社會的責任感。他要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培養他們的社會公德意識和公民責任意識。同時,他還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關注弱勢群體,關心環境保護等公益事業。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價值和意義。是心中既要裝著自己,更要裝著他人,然而裝自己容易裝著他人卻很難。對於教師而言,心中的他人無疑就是學生,要時刻裝著學生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裝著他們的生活與學習,裝著他們的困難與進步。
比如張桂梅老師,幾十年如一日地關心著貧困山區女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自己省吃儉用卻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學生,讓她們有機會走出大山,改變命運。
教師的公正心,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它要求我們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無論其學習成績好壞、家庭背景貧富,都要一視同仁,做到“有教無類”。如果教師因為學生成績優異或者家庭條件優越,就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優待;而對成績不佳或家境貧寒的學生則關注度較低,那麼這種不公平的行為會嚴重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學生們敏銳的眼睛會察覺到這一點,並將這種不公正深深地銘記在心。那些目光短淺、只看重眼前利益的老師,往往成為學生們最厭惡和唾棄的物件。
例如,在班級管理中,當涉及到各種評優評先活動時,教師應該秉持公正的原則,依據學生的真實表現進行評選,而非憑藉個人偏見做出決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培養出具有高尚品德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人才。
教師一定要有強烈的事業心,絕不能選擇“躺平”,因為教師一旦“躺平”,其後果可能會影響到好幾代人的成長和發展。同時,教師也不能三心二意、朝秦暮楚,既不認真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又不安心於當前的教育教學工作,總是想著如何跳槽或改行,這種行為將嚴重耽誤學生的前程。
我們應該向那些堅守在偏遠山區的鄉村教師學習,他們無畏艱難困苦的環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默默地為孩子們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些鄉村教師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責任與擔當,值得我們每個人敬仰和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需要擁有一顆奉獻的心。這意味著不能將個人利益放在首位,而是要以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為重。當我們把學生的成功視為自己最大的收穫時,才能真正感受到這份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然而,如果一個人只是把目光聚焦於家長的錢包,一味追求額外收入,那麼他註定無法勝任教育工作。不僅如此,這種行為還可能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引導他們走向錯誤的道路。
例如,有些老師放學後自願留下給學生輔導功課,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但他們毫無怨言。因為他們知道,只有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