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墨家頭領(第1/2 頁)
之所以是週報而不是日報,是趙雲仔細針對荊州作的市場調研而定下的。
這市場雖然龐大,但不論是資訊傳遞速度,還是趙雲紙張印刷量,最佳範圍區間便是一週的限度。
當時雖然已經有了周的概念,源自《周易》,將日、月、火、水、木、金、土統稱為七曜,與今天的週日到週六相同,可並不是當時的主流。
趙雲特意在報紙頭條解釋了周的含義:
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以此表示陰氣消盡,陽氣復生,週而復始之象。
報紙中有鄭玄的經學,禰衡的《斥曹賊》,劉表、黃祖的政令,項晝的墨家主張,浦沅的冶鐵小技巧。
雖然如此,由於編輯太少,一份也不過才三張。
然而當天一經推出,便迅速售罄。
禰衡的《斥曹賊》,文風新穎,朗朗上口,一篇文章寫下來,將曹操罵得酣暢淋漓。
禰衡憋的數月之苦,一掃而光,暢快之下,連吃了三隻燒雞。
讀者還從未見過有人可以罵人至此等境界,讀之洗腦程度,猶勝現今洗腦神曲。
讀過報紙的頑童們竟將之當作童謠,傳唱至街頭巷尾。
冀州袁紹,由於備戰的輿論需要,一時間華夏週報竟是盜版橫行,引得冀州紙貴。
曹操頭風發作之時,看了這份報紙,還是盜版的,竟是直接教他罵好了。
而鄭玄先生名聲在外,僅是那數千弟子粉絲,就已經讓報紙脫銷了。
鄭玄又辦了幾次經學大會,鄭玄的粉絲大軍瞬間超越數十萬,眾人更是求朋告友,託人買來正版華夏週報。
有需求就有市場,趙雲創造出代銷模式的數月後,代購模式也自然而然應運而出。
趙雲的華夏報業,日夜趕工,三班輪轉。各大書店的老闆的馬車日夜不停在趙雲報社門口翹首以待,只盼著早一步拿到華夏週報,求爺爺告奶奶,希望多給幾分。
黑市上,華夏週報正版已經炒到幾十金一份,也是趙雲始料未及。
後來,趙雲鑑於主編不夠,縱使禰衡也罵不過來了。
趙雲於頭條,向廣大名士徵稿,徵收地點便是各大書店。
各大名士儒生紛紛向書店投去自己的得意之作,各種文章如雪片般飄進趙雲報社,趙雲從中節選登報。
全國儒生紛紛以自己文章登報為榮,荊州以外的儒生甚至重金賄賂書店老闆,將自己的文章優先送進華夏報業。
連與諸葛亮交好的石廣元、崔州平、孟公威、徐元直等諸葛四友都紛紛向華夏週報投稿。
趙雲立即上門,邀請四人為華夏報社的編輯主管。
華夏週報漸漸由三頁增至九頁,價格亦成倍增長。
當時汝南郡人許劭兄弟月月主持月旦評,對當代人物或詩文字畫等進行品評、褒貶。無論是誰,一經品題,身價百倍,世俗流傳,以為美談。因而聞名遐邇,盛極一時。
然而趙雲的華夏週報一出,月旦評前來的人竟是寥寥可數。然而就是這寥寥幾人,還是拿著華夏週報,盜版的,與眾人大放厥詞。
許邵無奈,與趙雲建立線下關係,趙雲當即同意合作。
趙雲刻意大量出品抨擊袁術稱帝的文章,一時間袁術本就薄弱的群眾基礎就更加差了。
雖袁術數次於汝南禁報,卻是越禁越風靡。以致於袁術的民間形象空前敗落,比之當年董卓猶有不如。
趙雲憑華夏報業、造紙廠、木材廠賺得盆滿缽滿。
越兮於兗州得知此事,氣得蹊蹺生煙。
當即著人開辦大漢報業,在曹操支援下,倒也迅速開業。
可兗州為潁川世家所壟斷,既無荊州這般開放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