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南山的清幽與文化沉澱(第1/2 頁)
林宇聽聞鎮江的南山景色清幽宜人,文化底蘊頗為深厚,遂決定前往探尋一番。他沿著那蜿蜒曲折的山路徐徐而上,一路上,鳥兒歡快鳴唱,婉轉之聲不絕於耳,繁茂的綠樹交織成蔭,清新怡人的空氣撲面而來,直叫人心曠神怡,仿若置身於人間仙境。
行至山腰之處,林宇瞧見一座古寺,寺門緊閉,悄然散發著一種靜謐祥和的氣息。他正欲上前仔細檢視,一位身著僧袍的小和尚從旁邊的小徑悠然走來。
“施主,此乃招隱寺,今日寺內正在靜修,暫不對外開放。” 小和尚雙手合十,輕聲細語地說道。
林宇趕忙回禮,亦是雙手合十:“小師父,這招隱寺想必定有諸多故事吧?”
小和尚微微點頭,神色平靜:“那自是不在少數。招隱寺始建於南朝時期,往昔曾有眾多高僧大德於此潛心修行。傳說戴顒也曾隱居於此,他精於音律,在這山中悠然撫琴弄曲,與自然山水相融相契。其彈奏之音樂,據說竟能使百鳥停駐棲息,令溪流仿若靜止,那高雅超凡之韻,為這南山增添了一抹獨特而迷人的文化色彩。”
林宇一臉嚮往之色,滿是憧憬地說道:“能在如此清幽靜謐之地創作音樂,定是妙不可言。小師父,那現今寺內可還有人傳承戴顒的音樂文化嗎?”
小和尚緩緩搖頭,輕嘆一聲:“歲月悠悠漫長,往昔的美妙音律已漸漸難尋蹤跡。不過,寺內仍有一些僧人在研習佛法之餘,悉心探索著如何將佛法與古代文化精妙融合,期望能讓招隱寺的文化在現代社會煥發出嶄新的生機與活力。”
林宇與小和尚依依告別後,繼續沿著山路前行。不久,他來到了一片鬱鬱蔥蔥的竹林。竹林之中,一位老者正安然坐在石凳上,手持毛筆,在竹簡之上專注地書寫著什麼。
“老先生,您這是在創作什麼呢?” 林宇滿含好奇之心,緩緩走近輕聲問道。
老者緩緩抬起頭,目光深邃而悠遠:“我在抄錄一些與南山有關的詩詞。南山在歷史長河之中,可是文人墨客的鐘愛之地,無數的詩詞佳作皆誕生於此。恰似蘇軾所云‘行歌白雲嶺,坐詠修竹林。風輕花自落,日薄山半陰。’此詩生動描繪出了南山的閒適悠然與寧靜祥和。這些詩詞,便是南山文化的璀璨瑰寶,我一心想將它們逐一記錄,以免被歲月的洪流所無情遺忘。”
林宇誠摯說道:“老先生,您這舉動極具意義。這些詩詞定能讓更多人領略南山的迷人魅力。”
老者微微嘆息:“可惜現今的年輕人,對這些傳統詩詞的關注實在太少了。他們深陷於現代的快節奏生活之中,全然忽略了這些能夠滋養心靈的文化寶藏。”
林宇若有所思,片刻後說道:“也許可以嘗試透過一些新穎的方式,比如舉辦詩詞朗誦會,又或者藉助網路平臺大力推廣,如此這般,便能讓更多年輕人重新認識這些珍貴的詩詞。”
老者眼睛陡然一亮,面露欣喜之色:“你這想法著實不錯。若能如此行事,南山的詩詞文化定能得以傳承延續。”
離開竹林後,林宇來到了一個山澗之旁。山澗之中,清泉潺潺流淌,濺起的朵朵水花在陽光的傾灑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銀光。他瞧見一位年輕的畫家正對著山澗全神貫注地寫生。
“你這畫裡的南山充滿了靈動鮮活之氣。” 林宇由衷讚歎道。
畫家微微上揚嘴角,露出一抹微笑:“南山本就滿溢著自然之美,我只是想把我眼中的這份絕美景緻記錄下來。我來南山寫生多次了,每一次前來皆有不同的奇妙感受。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能賦予我靈感,使我在創作之途中不斷突破自我,探尋藝術的新境界。”
林宇問道:“你覺得南山的美對現代藝術有何特殊的影響嗎?”
畫家沉思良久,緩緩說道:“南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