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寧靜·風雨之前(第1/1 頁)
從開始的不在意到後來的震驚,它一定是徹底改變我對這個故事的看法的一天。
“柯林,感覺好些了嗎?”
“還是有點想不明白,難道這種平衡那麼難以保證?”(柯林音)
我想不出好的答案,或許一個團隊,一個小組,甚至是一個家庭。一旦成員多了起來,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便多了。身為本體的我就該怎麼領導日常的工作呢?
“這或許是一個長遠的問題,我只能慢慢想辦法了。”
柯林小姐對這個回答似乎並不滿意,極度不滿的心情成為了禍事的開端。
“當時是什麼樣子的?”(楊玉婷)
“當時,我可真不敢再回想。或許在那個時候你自己比我還要更清楚。”
再一次回憶那一天,我感覺到的不只是無力感,更是一種疑惑。後來又想或許我們任何一人,任何一物都無法改變世間萬物成長的本質。堅固的高樓大廈會逐漸成長,期間逐漸磨損,任何一人從少時再到成年,最後磨損成老年人。當然並不是任何一物都會磨損,精神會不斷的消失與異變,精神體質的她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因為各種瑣事也會逐漸的成長。
以我自身的刻板印象去要求她們的精神體成長成什麼樣的地步這一定是不現實的。理性智慧的柯林有時候也會犯錯,孤僻叛逆的陰久也並非就是徹底墮落下去。她們兩個都在成長啊。聽過1萬個道理,也不如自身親身實踐一個。這下我算是知道了。
回答楊玉婷的話,精神體質的成長比我預想的要更快,更加的激烈,其實我也不應該投入過多的情感,說到底,我也只是在續寫故事的作家罷了。故事裡的主人公發展成一個什麼樣的人,除了參考我這個作家之外,我估計還得變相的去詢問她們本身,她們的作用是代入我在現實中所經歷的一切,以達到一個所謂的互相溝通的目的。
我現在愈發感覺到學習是取之於生活,用之於生活了,說話本來是有一定邏輯的,但不一味就得需要邏輯,一個人表達自己的看法,更多情況像是在胡言亂語。主要是依照一個邏輯去講,那估計會是某個媒體的發言稿,那樣的語言固然有一定的邏輯性,但是估計已經喪失了想要表達的初衷了,在學習的路上真的不好熬,所以所謂的日記其實就是即興發言,想到什麼說什麼。有一定的邏輯性自然是好,沒有的話也不必大驚小怪,或許他本身就是這樣。
孤獨的人總是想要排解孤獨,故而尋找各種神奇的醫方。然而享受孤獨的那個人格卻竭盡全力的享受孤獨。每當夜幕降下寂靜的時候,往往是我最為清醒的感受孤獨的時候,我很感謝每一個出現在我生命期間的朋友,這不會讓我為了沒有朋友交際而發愁。如今我在這裡平靜的敘述著每一件事情,往常生活中每一個出現的片段都有可能造就瞭如今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