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9(第1/2 頁)
後,我方明白。
難怪大王過去數年如此重視算術之才,原來諸多吾等不解之問題,早於這些算經之中已有解釋……”
兩個人對視一眼,都深深看了一下彼此的黑眼圈,同道中人啊。
於是,荀諶邀請郭嘉去小會客室裡面坐下聊天吃早餐,熱乎乎的甜粥包子饅頭擺放在了餐桌上。
吃飯的過程食不言,兩個人都快速的解決了早餐,等到下面伺候的人收拾好之後,郭嘉就主動開口了。
“嘉昨夜閱書,讀到此處,倒是產生了些許疑問……春分之日夜分以至秋分之日夜分,極下常有日光。秋分之日夜分以至春分之日夜分,極下常無日光。故春秋分之日夜分之時,日光所照適至極,陰陽之分等也……”
這段話是《周髀算經》裡面的內容,是說春分之日,還有秋分之日的時候,晝夜平分,從春分之日到秋分之日,北極下有陽光照射。
而從秋分之日到春分之日,就沒有日光了。
這實際上也也只說了存在極晝極夜現象。
要按照現代知識來解釋春分之日還有秋分之日,就是太陽直射赤道的時候,所以晝夜平分,而楊秋昨天講的就是春夏秋冬的來源,也講了極晝極夜現象的原因。
她儘量用的是古人能夠理解的方式解釋了一下太陽的活動,這就導致了他們為什麼會有一年四季的差異。
郭嘉眼下說出這樣一段話,倒不是說他相信這個地球是球體了,而是感嘆有些知識其實就藏在典籍之中,然而以前卻常常容易被人忽略。
“友若兄,渾天說與蓋天說,似皆不能闡釋極晝極夜之現象。
昨夜嘉思索良久,如今看來,昭王之說法,似乎能更好地解釋四季輪迴?
可以,嘉不善此道,否則必窮畢生之力以究此事。”
這番說法瞬間讓荀諶笑出了聲。
“奉孝若因昨日之事決定畢生研於此道,大王恐悔帶你見地圖。
其實此事大王曾對我言,需於算術極有天賦之人方能深入研究。
如蔡公與劉公那般之人,彼等昔日於東觀觀測天文,修訂曆法。
而二人有一弟子現於昭國,田孟舉尤為擅長此道,如今昭國已有人負責此事,未來觀測天文曆法自會有後繼人才,無需奉孝為此勞頓。
觀奉孝今日所言,是否已對大王所言信之七八?那麼奉孝對未來作何想?是需繼續思量?又或再遊歷一番。”
沒錯,昨日郭嘉並沒有接受楊秋的招攬。
楊秋倒是也沒失望,只是讓郭嘉繼續留在昭國遊歷,若改變想法了再找她。
當然,若有什麼疑問,也可以親自前來找她詢問。
“友若兄,對於昭王昨日所呈天下地圖,汝有何感?昨日兄不也如我一般,觀書一整晚?難道友若兄閱罷無疑問?”
這種事情,荀諶和郭嘉的關注點完全不一樣,他昨日簡單看了幾本書的內容之後,荀諶發現自己並不擅長於算術此道。
所以他最後印象深刻的是張衡的書籍。
“月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也……奉孝,張衡先生於其書籍中言明月光形成之因,乃因太陽光照射而生。
這使我憶起昔時所閱王仲任先生的《論衡》,彼時先生於書中言,日食與月食之形成乃自然規律,與任何災異皆無關係。
然儒家將其視為異端,謂其離經叛道。吾今日卻覺先生具大智慧,若後儒家之言皆不可批,那麼未來必使儒家走向毀滅……”
荀諶所說的王仲任叫做王充,他出生於光武帝時期,會稽上虞人,是東漢歷史上一個著名的無神論者,也是一個唯物主義哲學家。
因為東漢劉秀再一